从军乏衣粮,方冬与家别。
凉埃晦平皋,飞潮隐修樾。
途随前峰远,意逐后云结。
背乡(bèi xiāng)的意思:离开家乡或故乡。
驰年(chí nián)的意思:驰年是指时间飞逝,岁月如梭。
从军(cóng jūn)的意思:指离开家乡参军入伍,投身军队。
断绝(duàn jué)的意思:指与人或事物的联系中断,不再有交往或联系。
分驰(fēn chí)的意思:指人们分散奔驰,各自追求不同的目标。
孤光(gū guāng)的意思:指独自一人闪耀的光芒,形容个人的才华或成就突出,独树一帜。
江上(jiāng shàng)的意思:指在江河上,表示在江河之上或靠近江河的地方。
徘徊(pái huái)的意思:指人在某个地方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
平皋(píng gāo)的意思:形容人的行为或态度平和、温和。
凄怆(qī chuàng)的意思:形容悲伤、凄凉、哀怨的情感。
三起(sān qǐ)的意思:指同一事物或同一现象连续出现三次。
上气(shàng qì)的意思:形容人在生气或激动时呼吸急促或上气不接下气。
韶颜(sháo yán)的意思:形容容貌美丽动人,年轻时的容颜。
升灭(shēng miè)的意思:升华和毁灭
霜雪(shuāng xuě)的意思:形容严寒冰冻的景象或寒冷的气候。
乡心(xiāng xīn)的意思: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萧条(xiāo tiáo)的意思:形容经济不景气、商业低迷或生活困顿。
志分(zhì fēn)的意思:志向不同,彼此分道扬镳。
仲秋(zhòng qiū)的意思:指农历八月十五日,也就是中秋节。
这首古诗描绘了秋天的萧瑟景象,诗人在军中对家乡的思念和寒冷的自然环境下所产生的情感。诗中的意象丰富,感情真挚。
“江上气早寒,仲秋始霜雪。”一句,勾勒出初秋时节的寒冷景致,江边已有寒意,仲秋(农历八月)竟然下起了霜雪,这种异常天气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凄凉。
“从军乏衣粮,方冬与家别。”诗人在军中生活困苦,无衣无粮,更是在严寒的冬季与家人分别,此时思乡之情愈发浓烈。
“萧条背乡心,凄怆清渚发。”这句强调了诗人的离愁,如同萧瑟的秋风一样,背对着故乡的心情在清冷的水边流露出来,凄怆之情溢于言表。
“凉埃晦平皋,飞潮隐修樾。”描绘了一种氛围,凉意浓重的尘埃笼罩了平坦的大地,而潮汐则在古木参差的溪流中隐藏着,给人一种萧瑟孤寂之感。
“孤光独徘徊,空烟视升灭。”诗中的“孤光”可能指的是落日余晖,或者是月光,表现了诗人孤独漫步的情景,而“空烟”则象征着无依无靠的生活状态和情感。
“途随前峰远,意逐后云结。”旅途中,山峰一座接着一座,无尽头,此景又引发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华志分驰年,韶颜惨惊节。”诗人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对当前困境的无奈,“华志”指的是壮丽的志向,而“韶颜”则是美好的面容,这里暗示着时光流逝,青春易逝。
“推琴三起叹,声为君断绝。”诗人在弹奏琴弦时,不禁叹息,声音似乎随着叹息而断绝,这反映了诗人的心情愈加沉重和对音乐的深切感受。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军中的孤独、思乡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高楼临大道,榱构起参差。
惠风流阿阁,旭日衔双扉。
思妇谁为容,绵带罗裳衣。
当户理清瑟,音响何一悲。
良人久燕赵,宛转守空闺。
朝至春花妍,日暮华色衰。
不惜朱颜改,所嗟时易违。
君亮执高谊,白首以为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