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边声(biān shēng)的意思:指声音非常轻微,几乎听不到。
炊烟(chuī yān)的意思:指农村中农民家中炊烟袅袅升起,意味着安居乐业,平静安宁的生活。
大梁(dà liáng)的意思:指房屋结构中起支撑作用的主梁,比喻起主要作用的人或事物。
宫殿(gōng diàn)的意思:宫殿是指帝王居住的宏伟建筑物,引申为豪华富丽的住所或场所。
河西(hé xī)的意思:指相隔很远,相距甚远。形容人或事物之间的距离很远,难以联系或接触。
河北(hé běi)的意思:指人或事物之间的距离很远。
鸿归(hóng guī)的意思:指大雁归巢,比喻人或事物回到原来的地方。
淮河(huái hé)的意思:指两个相互纠缠的事物或问题,无法分割或解决。
塞垣(sāi yuán)的意思:指边塞的城垣,比喻国家边疆的防线或边境线。
衰草(shuāi cǎo)的意思:指衰弱无力的人或事物。
问讯(wèn xùn)的意思:向人询问消息或打听情况。
宣和(xuān hé)的意思:宣扬和平、传播和谐的理念和价值观。
浙河(zhè hé)的意思:指浙江省的主要河流,也可用于比喻形容事物的变化或发展。
- 注释
- 梅谢了:指梅花凋落。
塞垣:指汉代为抵御鲜卑所设的边塞。
鸿:即鸿雁,是一种候鸟。
秋风起时北雁南飞,春季则自南归北。
在诗词中常被当作信使。
凭伊:指凭借大雁问讯:问候;慰问。
大梁遗老:即中原父老、北宋遗民。
大梁,战国魏都,即北宋时都城汴京。
浙河:即浙江 。
炊烟:指烹制饭菜形成的烟气。
宣和宫殿:借指故国宫殿。
宣和,宋徽宗年号。
- 翻译
- 梅花凋谢了,北方边塞的冰雪已经融化,大雁也早早地向北飞去了。我要委托那北归的大雁,请它问候一下故都家乡的父老。
前线地区防务荒疏、边声悄寂,金人占领的淮河以北,人烟稀少。那曾经繁华奢靡的宣和宫殿,已经衰草遍地,尘烟缭绕。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忆秦娥(其五)》。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怀旧和反思的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往昔繁华与失落的感慨。
首句“梅谢了”以梅花谢去作为时间流逝的象征,既有季节更迭之意,也暗示着过去美好的时光不再。紧接着,“塞垣冻解鸿归早”则写出了春天到来,冰雪消融,大雁北归的景象,通过“早”字渲染出一种急迫和无常感。
“凭伊问讯,大梁遗老”中,“凭伊”是依靠、倾诉之意,“大梁遗老”则指的是古城洛阳(古时称为大梁)的老人。这里,作者通过对话的方式,向久经沧桑的老人询问往事,表达了对历史和传统的追寻。
“浙河西面边声悄”、“淮河北去炊烟少”两句,则分别描绘出浙江一带寂静无声,以及淮河流域炊烟稀少的景象。这里的“悄”和“少”,不仅形容了自然环境的宁静,也映射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淡漠。
最后,“宣和宫殿,冷烟衰草”一句,以宣和宫殿这一历史遗迹为背景,描绘出其上空飘浮的冷清烟雾以及周围衰败的野草。这里的“冷烟”、“衰草”,形象地展现了时间的摧毁力量与自然界的轮回。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逝去繁华、历史沧桑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反思。语言简洁而富有意象,每个字眼都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哲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酬欧阳伯庸
往年读书竹深处,君家叔父相宾主。
一门群从君最奇,赋诗已有惊人句。
秋高沆瀣泻金茎,日迥瑶台森玉树。
边烽飞度吴江浦,燕归尽失旧门户。
十五年间百忧集,相逢不敢诉艰苦。
昨者见君俱老苍,形容虽变气如故。
青眼惟逢旧客开,素衣不受缁尘污。
松下长琴按新谱,流水高山必自语。
听者不知复不顾,始见高人有真趣。
乃仍食贫忍羁旅,俯仰词林谁比数。
射工伺影江波暮,长日闭门傲寒暑。
云松千尺冥冥风,野桃三月潇潇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