慨矣嗟荒运,悲哉惜霸图。
周京摧棫朴,汉社落枌榆。
宫毁无巢燕,城空馀堞乌。
霸图(bà tú)的意思:指一个人或者一个势力占据权力,掌握大权,统治一方。
阊阖(chāng hé)的意思:形容声音喧哗、繁杂。
怅望(chàng wàng)的意思:形容心情沮丧、失望、忧愁。
踟蹰(chí chú)的意思:犹豫不决,迟疑不定
惆怅(chóu chàng)的意思:心情郁闷、烦恼不安。
东海(dōng hǎi)的意思:指东方的大海,也泛指东方。
端委(duān wěi)的意思:形容人的气度高尚,行为正直,言行举止端正。
多士(duō shì)的意思:指多才多艺的人,多方面有才能的人。
公子(gōng zǐ)的意思:公子指的是贵族或富人的儿子,也可以用来形容年轻有为、风度翩翩、举止优雅的男子。
姑苏(gū sū)的意思:指苏州市,也可用来形容美丽的江南水乡。
海隅(hǎi yú)的意思:海边的角落或边缘地带。
徘徊(pái huái)的意思:指人在某个地方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
任公(rèn gōng)的意思:指人们对公正、公平的尊重和推崇。
山崩(shān bēng)的意思:指山体崩塌或山峰倒塌的现象,也比喻形势突然发生剧变或事物突然崩溃。
遂亡(suì wáng)的意思:指人或事物突然消失或毁灭。
魏珠(wèi zhū)的意思:指被人高度赞美或推崇的人或物。
相趋(xiāng qū)的意思:指多方面的趋势或行动趋于同一目标或方向。
燕石(yān shí)的意思:形容人的心地善良,举止端庄。
陨星(yǔn xīng)的意思:指星星从天空坠落,比喻人才或名声的突然消失。
宰嚭(zǎi pǐ)的意思:指以权谋私,滥用职权或职务,为个人私利而剥削他人。
周京(zhōu jīng)的意思:指一个人在官场上升迁得很快,即迅速升为京官。
自相(zì xiāng)的意思:自我相互之间。
任公子(rèn gōng zǐ)的意思:指纵情享乐,不务正业的人。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诗人贺力牧所作的《乱后别苏州人诗》。诗中描绘了战乱之后苏州的荒凉景象,以及对历史兴衰的感慨。
首句“徘徊睇阊阖,怅望机姑苏”描绘了诗人站在阊阖门旁,遥望姑苏城,心中充满忧郁与遗憾。接下来,“慨矣嗟荒运,悲哉惜霸图”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盛世不再的感叹与惋惜。
“子常终覆郢,宰嚭遂亡吴”引用历史典故,讲述楚国子常导致郢都沦陷,吴国因伍子胥被杀而最终灭亡的故事,以此来象征国家的兴衰与个人命运的无奈。
“石陨星方暗,山崩川自枯”描绘了战乱后的惨象,山石坠落,星辰黯淡,河流干涸,一片荒凉。
“周京摧棫朴,汉社落枌榆”进一步将历史的沧桑感推向高潮,周朝的棫朴之林被摧毁,汉朝的枌榆之社也消失,象征着文明的衰败与历史的轮回。
“宫毁无巢燕,城空馀堞乌”写出了战乱后宫殿倒塌,燕子无处栖息,城墙空荡,乌鸦在城墙上盘旋,形象地展现了战争后的凄凉景象。
“兹邦号端委,多士自相趋”描述了战乱后,苏州虽遭破坏,但仍有众多人才聚集于此,显示出苏州作为文化中心的地位。
“照庑同燕石,光车等魏珠”运用比喻,将人才比作珍贵的燕石和魏珠,强调了人才对于社会的重要性。
“言离已惆怅,念别更踟蹰”表达了诗人离别时的不舍与伤感。
最后,“若访任公子,求余东海隅”借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希望寻访贤能之士,以期在东海之滨找到新的希望与力量。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自然景象描写,深刻反映了战乱后社会的凋敝与人民的苦难,同时也蕴含了对人才的珍视和对未来希望的期待。
谁知闲退迹,门径入寒汀。
静倚云僧杖,孤看野烧星。
墨沾吟石黑,苔染钓船青。
相对唯溪寺,初宵闻念经。
故国今何在,扁舟竟不归。
云移山漠漠,江阔树依依。
晚色千帆落,秋声一雁飞。
此时兼送客,凭槛欲沾衣。
莲府公卿拜后尘,手持优诏挂朱轮。
从军暮下三千客,闻礼庭中七十人。
锦帐丽词推北巷,画堂清乐掩南邻。
岂同王谢山阴会,空叙流杯醉暮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