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来往(lái wǎng)的意思:互相往来、交流
两部(liǎng bù)的意思:指两个部门或两个团体之间的互相配合,相互依存。
鸣蛙(míng wā)的意思:指无知者自以为是,自命不凡,自吹自擂。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披襟(pī jīn)的意思:解开衣襟,露出胸怀。形容坦率、豪放、大度。
少来(shǎo lái)的意思:表示拒绝或不同意对方的说法或请求,意为“不要来”或“不要说了”。
无价(wú jià)的意思:没有价值,无法估量的珍贵
相看(xiāng kàn)的意思:互相注视,互相看着对方。
月相(yuè xiàng)的意思:指月亮的形状和亮度,也比喻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 注释
- 明月:明亮的月亮,象征纯洁或宁静。
贫:贫困,这里可能指生活条件艰苦。
好风:清风,形容自然环境的美好。
苔檐:长满青苔的屋檐。
鸣蛙:蛙鸣,乡村常见的自然声音。
草自深:草木茂盛,无人打理。
- 翻译
- 明亮的月亮映照着贫困的景象,却并不让人感到厌倦,清风拂面,如同无价之宝,让人心旷神怡。
青苔覆盖的屋檐很少有人打扫,因为这里人迹罕至,只有蛙鸣声在茂密的草丛中回荡。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物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田园生活。开篇"明月相看未厌贫,好风无价一披襟"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喜悦,以及他对于清风明月这些自然之美的珍视。这里的"未厌贫"并非真正的贫穷,而是对物质欲望的超越,诗人在月光下,对于自然界的美好感到心满意足。
接下来的"苔檐不扫少来往"则透露出一种隐逸生活的宁静与孤独。"苔"指的是生长在屋檐上的苔藓,表示时间久远,而"不扫"则是对这个环境的保留和欣赏,不需要刻意打理。而"少来往"则表明诗人所处之地访客稀少,保持着一种安静的状态。
最后两句"两部鸣蛙草自深"更增添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两部鸣蛙"指的是不同的地方都有蛙声,此处则是指家中的庭院和外面的野地,显示出自然界生命力的旺盛。而"草自深"则进一步描绘了这种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环境。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远离尘嚣、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状态,是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真隐图
南岳诸峰青复青,上当朱鸟下洞庭。
其中神物不自秘,往往变现生明灵。
丹淩洞天逢雪霁,土石大半丹铅细。
见松辄欲献奇形,食芋还经堕寒涕。
欲归未归意独迟,相思相见叹违时。
不知鬻熊自有后,已跨轸翼窥天倪。
惜哉此行不我遇,移家旧在金川住。
想像朝元往复还,常骑白鹿游何处。
传闻此度谪人间,邺侯万卷劳披删。
含香汉署仙班贵,作牧华亭吏事閒。
风流故迹留江左,拂袖归来吾丧我。
一笑繁华梦早春,多情萧鼓催灯火。
遥怜此夕几怀人,试念交游谁独亲。
紫虚醉客久不至,正恐芝草迷风尘。
我得节竹色如铁,入手不畏千崖雪。
倘向潇湘再放船,相邀一问长生诀。
《题真隐图》【明·罗洪先】南岳诸峰青复青,上当朱鸟下洞庭。其中神物不自秘,往往变现生明灵。丹淩洞天逢雪霁,土石大半丹铅细。见松辄欲献奇形,食芋还经堕寒涕。欲归未归意独迟,相思相见叹违时。不知鬻熊自有后,已跨轸翼窥天倪。惜哉此行不我遇,移家旧在金川住。想像朝元往复还,常骑白鹿游何处。传闻此度谪人间,邺侯万卷劳披删。含香汉署仙班贵,作牧华亭吏事閒。风流故迹留江左,拂袖归来吾丧我。一笑繁华梦早春,多情萧鼓催灯火。遥怜此夕几怀人,试念交游谁独亲。紫虚醉客久不至,正恐芝草迷风尘。我得节竹色如铁,入手不畏千崖雪。倘向潇湘再放船,相邀一问长生诀。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14067c6ebb10190092.html
静观
静观四序代,环转岁适周。
昼夜光景殊,迅辙靡停留。
方春感柔卉,已迫落叶秋。
雏燕翔且归,新蜩响忽收。
但见稚者壮,宁知老当休。
多营竟何为,可资德业否。
惜阴岂不闻,所诵匪所由。
如愚朝复夕,身同大化流。
默默从此逝,不叹终优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