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边策(biān cè)的意思:指在行动或决策时,同时考虑多个方面,以避免一方面得利而另一方面受损。
材官(cái guān)的意思:指有才能而担任官职的人。
苍茫(cāng máng)的意思:形容广阔辽远、无边无际的样子。
城楼(chéng lóu)的意思:指城市的门楼或城墙上的楼阁。
筹边(chóu biān)的意思:筹备边防,加强边境防卫。
多少(duō shǎo)的意思:表示数量或程度的不确定,有时也表示询问。
烽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时期烽火四起、战事频繁的景象。
鬼火(guǐ huǒ)的意思:指虚幻、不真实的东西或现象。
何日(hé rì)的意思:什么时候
挥戈(huī gē)的意思:指挥着战争,用兵器扬威。
石径(shí jìng)的意思:石头铺成的小径
天狼(tiān láng)的意思:指勇猛、凶猛的人或事物。
万众(wàn zhòng)的意思:指众多人群,表示人多力量大或众人一心的意思。
五更(wǔ gēng)的意思:指天亮前的最后一刻,也指深夜。
-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的诗《和周霁海吴镇抚诗三首就呈李伯传明府(其三)》由郭钰所作,表达了诗人面对战事时的忧虑与壮志。首句“愁来倚剑立苍茫”,描绘出诗人因愁绪而倚剑独立,身处广阔无垠的战场背景中,显示出其孤独而坚定的形象。
第二句“谁在筹边策最良”,诗人以疑问形式,暗示了对能制定出最佳战略的将领的期待,暗含对当前边疆形势的担忧。
接下来两句“捕贼五更唐李愬,挥戈万众汉云长”,通过引用唐朝名将李愬雪夜袭蔡州的故事和汉代关羽的勇猛形象,表达了诗人希望有英勇将领能像他们那样打击敌人,振奋士气。
“烽烟满接城楼近,鬼火寒穿石径荒”描绘了战争的紧张气氛,烽火连天,城楼近在咫尺,而荒凉的石径上,鬼火闪烁,渲染出战地的凄冷与荒芜。
最后两句“多少材官雕羽箭,不知何日殪天狼”,材官们精心制作的雕翎箭矢众多,但何时才能消灭如狼似虎的敌军,表达了诗人对于早日平定战乱的期盼。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忧患意识,又有对英雄人物的仰慕,以及对战争早日结束的热切愿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