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高半轮月,正赖一襟风。
《中秋后一夕登清心阁二首·其二》全文
- 翻译
- 秋天夜晚仿佛变成了白天,西山竟然出现在东方。
微风吹起,月亮升高了一半,正好借助这阵凉风。
如此美好的景色即将过去,又有谁和我有同样的兴致呢?
广阔的天空忽然像纸一般明净,似乎想要借给诗人创作的灵感。
- 注释
- 秋夜:指秋季的夜晚。
昼:白天。
西山:西方的山。
东:东方。
吹高:被风吹得升高。
半轮月:月亮的一半。
一襟风:一阵微风。
清景:清幽的景色。
过:过去。
何人:谁。
此兴:这种兴致。
青天:晴朗的天空。
忽成:忽然变得。
纸:比喻天空的清澈。
诗翁:诗人。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名为《中秋后一夕登清心阁二首(其二)》。诗中的意境和语言都极富有特色,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鉴赏。
首先,从自然景象的描绘来看,这首诗展示了诗人在一个深秋夜晚对月亮的独特感受。“秋夜真成昼”一句,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月光的明亮,仿佛连夜色都变成了白昼一样。紧接着,“西山却在东”则是通过空间上的错位来加深这种非现实的感觉,让读者感到一种梦幻般的情景。
其次,诗中的动态描写也极具画面感。“吹高半轮月,正赖一襟风。”这里的“吹高”和“赖”字用得非常传神,通过对月亮上升和风力的描绘,增添了一种自然界的生动性。这种对风的依赖,不仅是对自然力的赞美,也隐含了诗人内心对于自由和超脱世俗束缚的向往。
最后,“清景今年过,何人此兴同。”这两句则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愁和孤独。诗人在赏月中感受到岁月匆匆,美好景致难以长久,而他所怀抱的兴趣和情怀,却似乎找不到共鸣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特定时刻下的感受与思考。它不仅是一幅精致的中秋月夜图,更是诗人情感世界的一个缩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