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正月二十五日以小疾在告作三绝是日苦寒·其三》
《正月二十五日以小疾在告作三绝是日苦寒·其三》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见说樱桃烂开,坐愁风雨苦相催。

自怜华发伤春客,两见飞花未放回。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飞花(fēi huā)的意思:形容花朵在风中飘舞,也比喻文字、武艺等技能的高超。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华发(huá fà)的意思:指头发变白,象征年老。

见说(jiàn shuō)的意思:指被人传颂或议论,形容某人的名声或事迹广为人知。

苦相(kǔ xiāng)的意思:形容面容憔悴、苦楚的表情。

烂开(làn kāi)的意思:

盛开。 唐 冯贽 《云仙杂记·争春馆》:“ 扬州 太守圃中有杏花数十畷,每至烂开,张大宴,一株令一倡倚其旁,立馆曰 争春 。” 宋 司马光 《早春寄景仁》诗:“辛夷花烂开,故人殊未来。” 宋 杨万里 《初秋行圃》诗之二:“烂开梔子浑如雪,已熟来禽尚带花。”

伤春(shāng chūn)的意思:伤害春天,指破坏春天的美好景象或心情。

樱桃(yīng táo)的意思:指吃东西或喝水时小口小口地吃或喝。

自怜(zì lián)的意思:自己可怜,对自己感到怜悯或同情。

翻译
听说樱桃已经熟透了,我却忧虑风雨会催促它凋零。
看着自己满头白发,我这春天的旅人不禁感伤,两次见到花开都未能停留欣赏。
注释
烂开:形容樱桃熟透的样子。
坐愁:坐着也感到忧虑,形容心情焦虑。
风雨苦相催:风雨不断催促着花果的凋落。
华发:指白发,象征年老。
伤春客:感叹春天即将过去的人。
飞花:形容花瓣飘落。
未放回:还没来得及欣赏就已凋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天的景象,但却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忧伤和孤独。"见说樱桃已烂开"一句,通过第三人称的口述,传达了一种间接的感受,不是亲眼所见,这可能反映出诗人本人的隔绝与疏离。

"坐愁风雨苦相催"则表明诗人正处于一种不佳的天气之中,而这种恶劣的自然环境加深了他的忧愁,仿佛连大自然都在催促着什么,这种感觉让人的心情更加沉重。

"自怜华发伤春客"一句,"华发"指的是诗人自己的头发,"伤春客"则是感叹自己正处于春天的旅途中而不快乐。这里的"伤"包含了对美好时光易逝和个人境遇的哀伤。

最后一句"两见飞花未放回","两见飞花"可能指的是两次看到樱桃花瓣随风飘落,而"未放回"则是感叹这些花瓣纷纷扬扬,却无法回到枝头重新生长,这又反映出诗人对时间流逝和无常的感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樱桃烂开、风雨交加以及春天飞花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以及对生命易逝和美好时光无法挽留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寿兰史五十

五十尚如此,百年将奈何?

文章新岁月,涕泪旧山河。

暂作支离叟,难求安乐窝。

南飞孤鹤在,聊取祝东坡。

(0)

七叠韵答来诗意

如此江山如此楼,黄云出地紫云收。

蠹残旧义张三世,蜂起新谈大九州。

海外虬髯空作侠,人间猿臂负封侯。

学书学剑都无用,胸有茫茫万古愁。

(0)

叠前韵·其七

愁城欲藉酒杯开,中有周王避债台。

搜尽黄金空铸泪,谤深白骨易成灰。

龙蛇起陆宁关运,鸡犬登天各自才。

欲就麻姑同语海,等閒清浅到蓬莱。

(0)

次韵南园小山遇雨

横看成岭侧成峰,怪石参差地足容。

正喜园林饶气象,忽惊雷雨起蛟龙。

半池新水花初落,旧壁残题藓未封。

归去更欣逢夕霁,东南回首海云浓。

(0)

题太白醉酒图·其二

早年妙句擅沉香,晚作流人下夜郎。

谁识先生非酒客,当时慷慨为勤王。

(0)

闻歌有忆,八用前韵·其二

渺渺瑶京帝所都,霓裳故部尚存无?

九龙欲窃天公位,四象全翻太极图。

此劫本来关运会,诸仙平日太嬉娱。

可哀休唱人间曲,颠倒先将斗柄扶。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