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闻能障道,惟强觉妄知。
钟声鸣静夜,昼击则生疑。
长灵(cháng lí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具有灵活、敏捷的特点。
风颠(fēng diān)的意思:形容风势猛烈,摇摆不定。
灵妙(líng miào)的意思:形容思维敏捷、聪慧机智。
漏泄(lòu xiè)的意思:泄露秘密或消息不慎,暴露出来。
生疑(shēng yí)的意思:怀疑,对某事产生疑问或不确定的态度。
师子(shī zǐ)的意思:指学生能够超越老师,达到或超过老师的水平。
失时(shī shí)的意思:指错过或浪费了适宜的时机。
无失(wú shī)的意思:没有损失,没有遗失。
欲得(yù de)的意思:欲望得到。
直须(zhí xū)的意思:直接需要;必须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德洪所作,名为《三月二十八日枣柏大士生辰用达本情忘知心体合为韵作八偈供之时在建康狱中(其五)》。诗中运用了佛教的哲理,探讨了修行与悟道的深刻内涵。
首句“吾闻能障道,惟强觉妄知”提出了一种观点,认为阻碍修行的根源在于对事物的错误认知和执着。接着,“欲得长灵妙,直须无失时”表达了追求心灵智慧和境界提升的必要性,强调了修行过程中不应有任何遗漏或疏忽。
“钟声鸣静夜,昼击则生疑”通过对比夜晚与白天钟声的不同效果,暗示了修行者在不同环境下的心境变化,以及外界干扰对内心平静的影响。同时,也隐含了修行者需要在各种情境下保持定力,不受外界影响的意旨。
“踞地真师子,风颠漏泄之”以狮子比喻修行者的坚定与威严,即使面对狂风暴雨(象征生活的艰难与挑战),也能保持内心的纯净与真实。这句诗强调了修行者在面对困难时不放弃,坚持自我,保持本心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修行者在追求精神境界提升过程中的种种挑战与应对策略,鼓励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考验时,保持内心的坚定与纯净,不断追求真理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