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汤阴寒食遇雨》
《次韵汤阴寒食遇雨》全文
宋 / 洪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殊方寒食节物年华

小雨偏宜柳,轻风落花

见饧如隔岭,对月共忘家。

俗重之推庙,谁祠万里沙。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对月(duì yuè)的意思:指两个人在不同的地方对着同一轮明月,象征着相思、思念。

寒食(hán shí)的意思:指寒食节,也指寒食节期间的寒食禁火。

节物(jié wù)的意思:指节约使用物品,不浪费。

落花(luò huā)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逝去或破灭,形容事物的悲凉或人的遭遇不幸。

年华(nián huá)的意思:

[释义]
(名)时光,年岁。
[构成]
偏正式:年(华
[例句]
年华似流水。(作主语)

偏宜(piān yí)的意思:偏向适宜,倾向适当。

轻风(qīng fēng)的意思:指微风,轻柔的风。

殊方(shū fāng)的意思:特殊的方法或途径

小雨(xiǎo yǔ)的意思:指小而细的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异乡寒食节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对家乡的思念。

首联“殊方遇寒食,节物负年华。”点明了地点和时节,寒食节本是追思先人的节日,但在异乡,这种传统节日的氛围却未能与年华相匹配,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失落与孤独。

颔联“小雨偏宜柳,轻风未落花。”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雨中柳树的柔美与春风未至前花朵未凋的景象,既烘托了寒食节的氛围,也暗含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留恋。

颈联“见饧如隔岭,对月共忘家。”通过“饧”(糖)的比喻,表达了作者与家乡的遥远距离,即使在异乡也能感受到家乡的味道,但这种感觉却如同隔着山岭一般难以触及。同时,面对明月,作者暂时忘记了对家的思念,但这种短暂的忘却并不能掩盖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尾联“俗重之推庙,谁祠万里沙。”提到了寒食节的传统习俗——祭祀介子推,但在此处,作者将之与自己身处的异乡环境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家乡文化的怀念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无奈。最后一句“谁祠万里沙”,更是将思念推向极致,仿佛连祭祀的地方都遥不可及,进一步加深了读者对作者情感的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寒食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作者在异乡的孤独、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传统节日的感慨,语言清新,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作者介绍
洪适

洪适
朝代:宋   字:温伯   籍贯:字景伯;晚年自号盘洲老   生辰:1117~1184

洪适(1117~1184)南宋金石学家、诗人、词人。初名造,字温伯,又字景温;入仕后改名适,字景伯;晚年自号盘洲老人,饶州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洪皓长子,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封魏国公,卒谥文惠。洪适与弟弟洪遵、洪迈皆以文学负盛名,有“鄱阳英气钟三秀”之称。同时,他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为宋代金石三大家。 
猜你喜欢

叠前韵答联仙蘅观察·其二

只手重扶日再中,垓埏畅溯被皇风。

四洲受吏朝三殿,万岛输珍进两宫。

独惜在山虚远志,未能报国愧精忠。

仗公与慰平生愿,极目江霞散晚红。

(0)

予题杨子仙宫诗,赞仙也,吾宗之彦,与邑人士和章稠叠,不仙之赞而赞赞仙者,戏为玄语,以答雅贶·其四

仙山故侣剧多情,霓帔霞裳引鹤旌。

瑶简要书都散汉,灵霄乞去上真名。

(0)

谒明孝陵四首·其四

汉兵到处虏如崩,万马黄河晓蹴冰。

直扫幽燕捣辽沈,昌平再告十三陵。

(0)

西湖吊朝云墓·其四

何年云雨散巫阳,瘴雾沉埋玉骨凉?

合种梅花三百树,六如亭畔护遗香。

(0)

罗浮山下人家·其四

绿栏新买小乌犍,待种麻姑卖酒田。

牛背夕阳吹笛去,桃花红落晚霞天。

(0)

冲虚观·其一

闻道丹砂可驻颜,兵符自解向君前。

罗浮半夜梅花月,著到仙书第几篇?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