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独(bù dú)的意思:不仅仅,不只是
长是(cháng shì)的意思:长时间积累所形成的习惯或特点。
村客(cūn kè)的意思:指来自乡村的人,也可以泛指不懂世事、见识狭窄的人。
东偏(dōng piān)的意思:指人的思想或行为偏向东方,表示偏执或偏见。
梵宫(fàn gōng)的意思:指寺庙或宫殿等建筑物的壮丽和庄严。
故交(gù jiāo)的意思:旧交、老朋友
孤村(gū cūn)的意思:指偏僻孤立的村庄,也用来形容一个人处境孤独,缺乏支持和帮助。
惊秋(jīng qiū)的意思:形容景色或音响极其美妙,令人感到震撼和惊叹。
流水(liú shuǐ)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源源不绝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事物连续不断、不停地发生。
秋露(qiū lù)的意思:秋季的露水
人家(rén jiɑ)的意思:人家指别人或他人,多用于指代对方的家庭、身份或情况。
日落(rì luò)的意思:日落,太阳从地平线下降,天色渐暗的现象。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事物或人的衰落、结束或消亡。
山长(shān cháng)的意思:指山势高耸,形容山峰、山势高大。
石门(shí mén)的意思:指固执不改变的态度或观点。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奉和孙景贤游韶口永福废寺》描绘了一幅韶口村的荒凉而静谧的画面。首句“韶口人家几处存”,点出人烟稀疏,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变迁;“鸟飞日落见孤村”进一步渲染了孤独的村落景象,夕阳西下,只有飞鸟为伴。
接下来,“梵宫草满埋铜瓦”描绘了寺庙的衰败,昔日金碧辉煌的铜瓦如今被野草掩埋,显示出岁月的侵蚀和佛教文化的衰落;“虞庙苔荒合石门”则写出了虞舜庙宇的荒凉,石门被青苔覆盖,显得古老而寂寥。
“流水忽惊秋露冷”通过流水声和秋露的寒意,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好山长是晚烟昏”则以傍晚时分山色朦胧,增添了画面的诗意和哀愁。
最后两句“故交最忆前村客,不独东偏段与温”表达了诗人对旧友的怀念,尤其是对住在前村的朋友段与温的深深思念,情感真挚,收束全诗,给人留下回味。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韶口废寺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怀旧之情,展现了明朝乡村风貌以及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阳翟道中
客行趋阳翟,驱马登高岗。
群山拱西都,回首瞰许昌。
原田秀且润,烟水远分行。
荒冢卧石兽,古祠摧画墙。
我行日已远,风物非故乡。
随俗强饮食,所求肢体强。
儿生事弧矢,有志行四方。
秣马访前古,吾将问兴亡。
自离富池凡三祷顺济龙求便风皆获应又风日清霁舟行安稳委曲如所欲感而成诗
旗尾指船头,篙工告风便。
张帆弛双橹,去势如脱箭。
船傍两高山,过目若流电。
波平船稳驰,客寝兀未变。
吾闻西江龙,神力回宇县。
往来万夫祷,正直巧获愿。
嗟予何所恃,诚确无所荐。
神岂哀我穷,有赐不待献。
乃知人穷我,本不坐神谴。
人间事若异,未易以言辩。
坐令千里远,近若在几研。
惭非谢宣城,攫笔赋净练。
与友人论文因以诗投之
我虽不知文,尝闻于达者。
文以意为车,意以文为马。
理强意乃胜,气盛文如驾。
理惟当即止,妄说即虚假。
气如决江河,势盛乃倾泻。
文莫如六经,此道亦不舍。
但于文最高,窥不见隙罅。
故令后世儒,其能及者寡。
文章古亦众,其道则一也。
譬如张众乐,要以归之雅。
区区为对偶,此格最污下。
求之古无有,欲学固未暇。
君为时俊髦,我老安苟且。
聊献师所传,无以吾言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