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之稍去还满枝。
我初厌鸦挠吾静,听之既久理亦齐。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闲居时的场景,诗人以邻居家的花树为引子,描述了乌鸦在墙头筑巢,群鸦围绕着树不断鸣叫,孩子们也被吸引而日夜啼哭。起初,这些乌鸦的嘈杂声打扰了诗人的宁静,让他感到厌烦。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诗人的心态发生了变化,他开始理解这种自然景象,认识到生活中的扰动与和谐是相生相伴的,心境变得平和,对鸦鸣也有了新的认识,认为它们的存在也是一种生活的节奏和理性的平衡。
诗中寓含了诗人从厌烦到接纳的心路历程,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感悟,以及他们处理烦恼与平静之间关系的智慧。韩维通过拟杜甫的风格,展现了自己在夏日闲居中的内心世界,具有一定的哲理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