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披灾疏报,似听泣声愁。
异涨知稍退,穷黎得慰不。
波臣(bō chén)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行为举止高雅、典雅。
赤子(chì zǐ)的意思:指纯真无邪、忠诚坚贞的心。
达扬(dá yáng)的意思:形容光明、明亮。
何似(hé sì)的意思:表示与之相比或相似的事物相差很远,形容差距非常大。
庐舍(lú shè)的意思:指简陋的住所或房屋。
穷黎(qióng lí)的意思:指贫穷的人民。
桑麻(sāng má)的意思:形容人的穷困潦倒。
为我(wèi wǒ)的意思:为了我
一掬(yī jū)的意思:一掬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数量极少或微不足道的量。
中宵(zhōng xiāo)的意思:指夜晚的中间时刻,也可以指夜深人静的时候。
此诗《览河臣奏报洪湖水势》由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描绘了淮水泛滥的情景,表达了对受灾百姓深切的关怀与忧虑。
首句“淮水今何似”,以问句开篇,引人思考淮水当前的状态。接着“中宵未解忧”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彻夜难眠,心系洪水带来的灾难,表现了其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
“波臣势方盛,赤子尔何尤。”诗人将洪水比作“波臣”,形象地描绘了洪水汹涌澎湃的态势,同时也将受灾的百姓比喻为无助的“赤子”,表达了对他们的同情和担忧。
“庐舍皆如舫,桑麻尽附流。”这两句进一步描述了洪水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房屋如同舟船漂浮,庄稼被洪水冲走,生动展现了洪水肆虐的场景,以及它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破坏。
“每披灾疏报,似听泣声愁。”诗人通过阅读灾情报告,仿佛听到了受灾百姓的哭泣和愁苦之声,表达了对灾民处境的感同身受和深切同情。
“异涨知稍退,穷黎得慰不。”在经历了洪水的威胁后,诗人期待洪水有所消退,希望受灾的百姓能够得到安慰和解脱,体现了他对灾区人民命运的关切和期盼。
最后,“空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诗人以自己的泪水寄托对扬州灾区的哀思和关心,虽然无法亲自前往,但这份情感却跨越时空,传达到了扬州,表达了对灾区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灾后重建的期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对洪水灾害的描绘和对受灾百姓的深切关怀,展现了诗人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