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暮秋即事》
《暮秋即事》全文
明 / 谢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十见黄花发,孤樽思不胜

关河秋后雁,风雨夜深灯。

留滞悲王粲,交游忆李膺。

相随少年子,走马猎韩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胜(bù shèng)的意思:形容无法胜过或不胜任某种情况或事物。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关河(guān hé)的意思:关河指的是两个地方之间的交通要道,也可以指两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的交通要道。在成语中,关河常常用来比喻重要的关键位置或关键时刻。

黄花(huáng huā)的意思:比喻事物或人的本质已经改变或消失。

交游(jiāo yóu)的意思:指与人交往、结交朋友。

留滞(liú zhì)的意思:停滞不前,无法前进或发展。

秋后(qiū hòu)的意思:指事情发生后不久,事情的结果或后果就显现出来。

少年(shào nián)的意思:指年纪轻的男孩子或青年人。

相随(xiāng suí)的意思:相互跟随,彼此陪伴

夜深(yè shēn)的意思:指夜晚时间已经很深,表示时间已经很晚了。

走马(zǒu mǎ)的意思:走马是指乘马行走,也可指迅速行动或快速推进。

少年子(shào nián zǐ)的意思:指年轻人,特指有才华、有志向、有抱负的年轻人。

鉴赏

这首《暮秋即事》是明代诗人谢榛所作,描绘了暮秋时节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慨。

首联“十见黄花发,孤樽思不胜”中,“黄花”指的是菊花,常用来象征秋天的萧瑟和时光的流逝。“孤樽”则暗示了诗人的孤独饮酒,无人相伴,内心充满了思念之情。这一联通过菊花的反复开放与孤酒的独饮,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寂寥的氛围。

颔联“关河秋后雁,风雨夜深灯”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凄凉景象。大雁南飞,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和生命的迁徙;风雨中的灯火,则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既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也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映照。这两句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

颈联“留滞悲王粲,交游忆李膺”引用了历史人物王粲和李膺的故事,来表达诗人自己的情感。王粲因战乱流离失所,李膺则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名士,以高洁著称。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历史人物的遭遇与自己的处境,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困境的无奈。

尾联“相随少年子,走马猎韩陵”描绘了一幅与年轻朋友一同出游打猎的画面,虽然表面上是欢乐的场景,但结合前文的孤独与感慨,实际上也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寂寞与渴望被理解的情感。这句诗在欢快的表象下蕴含着更深的孤独与追寻。

整体来看,《暮秋即事》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巧妙的历史典故引用,展现了诗人面对暮秋时节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友情与过往的怀念。

作者介绍
谢榛

谢榛
朝代:明   字:茂秦   号:四溟山人   籍贯:脱屣山   生辰:1495~1575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
猜你喜欢

好事近·其一次卢漕国华七夕韵

急雨逐骄阳,洗出长空新月。

更对银河风露,觉今宵都别。

不须乞巧拜中庭,枉共天孙说。

且信平生拙极,耐岁寒霜雪。

(0)

和刘太守十洲诗.柳汀

密干参差笼月影,轻波荡漾蘸烟条。

暑天要此清凉地,欲往何辞度小桥。

(0)

归入福建界作

行旅名虽恶,游山兴亦深。

酒无官榷价,松有道傍阴。

鹅鸭溪溪浴,蜩蝉树树吟。

逍遥俦侣怪,骂我失常心。

(0)

过建剑书所闻见

日夜滩声急,相忘不闹人。

儿孙犹弃水,农圃各文身。

眼出平洋豁,眉逢大雨颦。

溪藏山胁里,绕水每逡巡。

(0)

次韵吴推官见赠经理达翁家事之什

红泉风俗如邹鲁,易合西华数载盟。

莫把肝肠随世变,常分儋石作人情。

哦诗岂诧文章好,立教先须义利明。

戏问苦庐余子畏,论交何重与何轻。

(0)

阅世

道理初从纸上求,因而处世得优游。

于今但阅人间世,自有文章笔下流。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