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诗或讥余,未悟画前易。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石(bái shí)的意思:指纯洁无暇、无瑕疵的石头。
彩霞(cǎi xiá)的意思:指夕阳或朝阳的光线映照在云彩上,形成美丽的彩色云霞。
道士(dào shì)的意思:指道教的修行者、信奉道教的人。
涓滴(juān dī)的意思:指极小的数量或程度,形容非常细微或微小。
匡庐(kuāng lú)的意思:指修补破旧的房屋,比喻修理、整顿或改进事物。
来往(lái wǎng)的意思:互相往来、交流
濂溪(lián xī)的意思:濂溪是指濂水和溪水,比喻学问渊博、博学多才。
披榛(pī zhēn)的意思:披榛指的是穿过丛林或荆棘,形容人勇敢地冲破困难或障碍。
清晨(qīng chén)的意思:指早晨的时刻。
日暮(rì mù)的意思: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也比喻事情接近尾声或即将结束。
太极(tài jí)的意思:太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宇宙中的两种相对而又统一的力量,即阴和阳。太极哲学认为,阴阳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构成了宇宙万物的根本原理。
天一(tiān yī)的意思:指天下第一,最优秀的人或事物。
无行(wú xíng)的意思:没有行动力或无所作为。
无极(wú jí)的意思:指没有极限、无穷无尽。
行迹(xíng jì)的意思:指人的行踪、足迹或行动的轨迹。
有道(yǒu dào)的意思:有正确的道理或方法。
煮白石(zhǔ bái shí)的意思:指做无用功,白费力气。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在庐山的道士的生活与修行状态,充满了神秘与超脱的意味。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道士清晨时分吸取自然之精华,傍晚时分煮食山中白石的场景,既体现了道家追求自然和谐的生活哲学,也暗示了修炼过程中的清苦与坚持。
“匡庐有道士,来往无行迹。” 开篇即点出庐山道士的隐逸生活,行踪不定,仿佛与世隔绝,隐含着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清晨吸彩霞,日暮煮白石。” 描述了道士清晨吸取天地间五彩斑斓的霞光,傍晚则煮食山中白石的情景,象征着其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与之融合的生活方式。
“从余天一泉,披榛弄涓滴。” 进一步描绘了道士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他从天降的一股清泉中汲取力量,不畏艰难地穿过荆棘丛生的山路,玩弄着细小的水流,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作诗或讥余,未悟画前易。” 这句话可能表达了诗人对道士生活的不解与好奇,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这种生活方式的思考与感悟,或许在道士的言行中,诗人看到了自己未曾察觉的真理,但又难以完全理解。
最后,“吾师濂溪翁,无极而太极。” 提到了北宋哲学家周敦颐(濂溪翁),意味着诗人认为道士的生活哲学与周敦颐的理学思想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强调了自然与宇宙的和谐统一,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道士生活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也蕴含了对自然、生命和宇宙奥秘的哲思,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隐逸生活和自然哲学的向往与探索。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