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悲秋曲》
《悲秋曲》全文
清 / 赖世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长相(zhǎng xiàng)的意思:指人的外貌、相貌。

高秋(gāo qiū)的意思:指秋天的季节非常美好,天空高远而明朗,气候宜人。

寒风(hán fēng)的意思:形容寒冷刺骨的风。

汉家(hàn jiā)的意思:指中国人的家庭、国家或民族。

极目(jí mù)的意思:极目指的是向远处极目远望,形容目光远大、眼界宽广。

家景(jiā jǐng)的意思:指家庭的状况和家境。

景象(jǐng xiàng)的意思:形容事物的外貌或情况。

塞外(sài wài)的意思:指边疆地区或边远地方。

天涯(tiān yá)的意思:指天边,引申为指遥远的地方或极远的地方。

外长(wài zhǎng)的意思:指外交部长,也可以泛指国家的外交官员。

淅沥(xī lì)的意思:形容细小、细微的声音。

相忆(xiāng yì)的意思:相互怀念、相互思念

萧瑟(xiāo sè)的意思:形容风声凄凉,景象荒凉。

斜日(xié rì)的意思:夕阳斜照的时候,指时间已经过去了大半,暗示事物已经到了结束或衰落的阶段。

虚声(xū shēng)的意思:指没有实际行动或作为的声音,只是嘴上说说而已。

一番(yī fān)的意思:表示一次尝试、一番努力或一番思考。

征人(zhēng rén)的意思:招募人才,征集人才。

自是(zì shì)的意思:自然是如此,毫无疑问

白蘋洲(báipínzhōu)的意思:指人心灵纯洁无暇,不受世俗诱惑的状态。

鉴赏

这首《悲秋曲》由清代诗人赖世观所作,以深沉的情感描绘了秋天的凄凉景象,以及对远方征人的深切思念。

首句“淅沥虚声动高秋”,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风中细雨绵绵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季节更替的哀愁。接着,“寒风吹尽白蘋洲”一句,通过寒风扫过白蘋洲的画面,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冷寂与凄清。

“征人塞外长相忆,极目天涯斜日流”两句,将情感聚焦于远方的征人,表达了对他们的深深思念。在辽阔的天际,夕阳缓缓西下,似乎也带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自是一番萧瑟里,汉家景象万山愁”则以更为宏大的视角,展现了整个国家在秋天的萧瑟景象中弥漫着的忧愁氛围。这句话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暗含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感慨。

整体而言,《悲秋曲》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成功地营造出了一种哀婉而壮美的艺术效果,让人在欣赏之余,不禁为诗中所蕴含的深情与忧思所触动。

作者介绍

赖世观
朝代:清

赖世观(1857~1918),字士仰,号东莱。清嘉义县人。光绪三年(1877)取中台湾府学生员,光绪五年(1879)补廪生。光绪十年(1884),法军侵台,奉命协理嘉义团练总局事宜。光绪十二年(1886)协力缉贼有功,奖赏五品职衔。大正四年(1915)西来庵事件,保障良民有功。晚年多隐居,并行义举,助印《四圣真经》、《城隍明道经》、《湄洲慈济经》等千馀卷善书,赠人诵读,并经常买雀放生。著有《赖士仰广文笔记》、《诸罗漫谈》、《东莱诗文集》、《乙未嘉城沦陷记》等,惜多不传,今仅得见其诗文各数篇。
猜你喜欢

咏酒二首·其二

万事销沈向一杯,竹门哑轧为风开。

秋宵睡足芭蕉雨,又是江湖入梦来。

(0)

卖花谣

紫艳红苞价不同,匝街罗列起香风。

无言无语呈颜色,知落谁家池馆中。

(0)

赠休禅和

为僧难得不为僧,僧戒僧仪未是能。

弟子自知心了了,吾师应为醉腾腾。

多生觉悟非关衲,一点分明不在灯。

祗道诗人无佛性,长将二雅入三乘。

(0)

题汪氏茅亭

茅亭客到多称奇,茅亭之上难题诗。

出尘景物不可状,小手篇章徒尔为。

牛畔稻苗新雨后,鹤边松韵晚风时。

君今酷爱人间事,争得安闲老在兹。

(0)

献新安于尚书

九土雄师竟若何,未如良牧与天和。

月留清俸资家少,岁计阴功及物多。

四野绿云笼稼穑,千山明月静干戈。

行人耳满新安事,尽是无愁父老歌。

(0)

送赵十二赴举

省事却因多事力,无心翻似有心来。

秋风郡阁残花在,别后何人更一杯。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