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默瘖莫辨,众寐盲不知。
问而使之对,觉而使之窥。
瘖盲自穷矣,所感在一时。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感遇》,通过描绘众人在沉默和无知中难以分辨事物的状态,诗人强调了询问和洞察的重要性。他指出,只有通过提问和醒悟,人们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而如果忽视了哲理的领悟,就无法准确判断美丑。诗中的"瘖默"和"寐盲"形象地刻画了这种蒙蔽,最后两句点明了诗的主题:理智的启蒙对于识别世间真伪至关重要。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
淙淙几夕青门雨,学士碧山归去。
词苑无双,胪声第二,烺烺照人琼树。文推绣虎。
每东观陈书,花砖徐步。
故国关情,河梁抗手冥鸿举。
江山罨画如旧,叹无端战伐,灰飞楼橹。
衣锦争看,倚闾亲在,菽水九重恩许。轻帆晓渡。
趁夹岸芙蓉,菰芦深处。鸥鹭何猜,南陔篇自补。
竟因循、清明过了,依然春恨如旧。
落花狼藉重门闭,长是恹恹中酒。从拆手。
最苦是、断肠院落黄昏后。风狂雨骤。
更燕子无聊,杜鹃有怨,添上个消瘦。
寻春约,惆怅参差难就。韩香犹在襟袖。
绿阴啼鴂章台路,疏了傍花随柳。还念否。
嗟两地、云轻雨薄空回首。音书未有。
莫去问鳞鸿,山长水远,知在甚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