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多六十作閒人,君正勤劳在六旬。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彼我(bǐ wǒ)的意思:指对比双方的关系或者相互之间的关系。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除四(chú sì)的意思:指除去最后一项,其他都可以被接受或者符合要求。
精神(jīng shen)的意思:指人的意志力、毅力和精神状态。
可知(kě zhī)的意思:可以知道,能够了解或明白的意思。
空无(kōng wú)的意思:形容空虚无物,毫无内容或价值。
埋头(mái tóu)的意思:专心致志地工作或学习,不分心
难处(nán chù)的意思:困难的地方或情况。
勤劳(qín láo)的意思:勤奋努力,努力工作,不懈努力
声尘(shēng chén)的意思:声音和尘埃,指喧嚣和尘嚣。
四大(sì dà)的意思:四个最重要的、最有影响力的人或事物
头风(tóu fēng)的意思:指在某个群体中排名第一,引领潮流,成为风向标。
吾道(wú dào)的意思:指自己的道理、原则、信仰等。也表示坚持自己的主张,不受他人影响。
虚空(xū kōng)的意思:指没有实质内容或没有意义,空无一物。
真如(zhēn rú)的意思:真实的样子或本来的样子。
- 鉴赏
这首诗以“寿监院应公”为题,由明代诗人释今鸷所作。诗中描绘了对一位年逾六旬的僧人的赞美与敬仰之情。
首句“僧多六十作閒人”,诗人以夸张的手法,将年过六十的僧人比喻为众多僧人中的“闲人”,强调其与众不同的生活态度和心境。接着,“君正勤劳在六旬”则通过对比,指出这位僧人虽已年迈,却依然勤勉不懈,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坚韧与毅力。
“心等虚空无彼我,病除四大益精神”两句,进一步揭示了僧人的内心世界。他将心灵比作虚空,摒弃了自我与他者的分别,达到了一种超越物质与情感束缚的精神境界。同时,通过祛除身体的病痛,使精神更加饱满与健康。
“可知难处真如幻,莫作歧看冤亦亲”这两句,表达了对人生困境的深刻理解。诗人认为,面对困难时,人们往往容易产生误解与偏见,但实际上,这些困难不过是虚幻的存在。因此,不应因一时的误解而伤害他人,而是要以宽容的心态去看待一切。
最后,“吾道埋头风雪下,不须飏颂落声尘”两句,展现了诗人坚定的信仰与追求。即使在艰难困苦中,也要坚持自己的道路,无需过多地宣扬或在意外界的评价,因为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心的坚守与实践。
整首诗通过对僧人生活的描绘与哲理的探讨,展现了对超然物外、内心纯净生活的向往与赞美,同时也传递出了一种积极向上、坚韧不拔的人生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寄贺李本宁先生起南太常
中朝方系望,宁许赋鸿冥。
卿月临淮甸,春风过洞庭。
千秋垂信史,七郡戴祥星。
礼乐窥元始,英髦属典刑。
宫悬今待奏,国牒已镌铭。
旧好仙曹接,新题御藻馨。
钟山登霁色,湖水贴天青。
草莽忻殊遇,曾邀笔墨灵。
先生己未春曾为余叙拙稿,故结中致感云。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