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脩竹亭》
《脩竹亭》全文
明 / 孙一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脩竹何年种,虚亭散翠阴。

清风长夏赤日避高林。

袅袅山云净,娟娟溪雾深。

偏人不到来往高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到(bú dào)的意思:不足,不到达

长夏(cháng xià)的意思:指夏季长时间,也指盛夏时节。

赤日(chì rì)的意思:指炎热的夏日,太阳照射得非常猛烈。

高吟(gāo yín)的意思:高声吟诵诗文。

娟娟(juān juān)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动人。

来往(lái wǎng)的意思:互相往来、交流

袅袅(niǎo niǎo)的意思:形容烟雾、香气等轻柔、缭绕的样子。

偏人(piān rén)的意思:偏袒某人,偏向某一方

清风(qīng fēng)的意思:指清新、舒适的风。比喻清新的气息或环境。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孙一元的《脩竹亭》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幽的自然景象。首句“脩竹何年种”以疑问起笔,引人遐想竹子的悠久历史,暗示了亭子的古老与岁月痕迹。接下来的“虚亭散翠阴”则写出竹林的茂密和亭子的空灵,翠阴四溢,为夏日带来清凉。

“清风自长夏,赤日避高林”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宜人,清风习习,即使炎炎夏日,人们也能在竹林深处找到避暑之地。山云“袅袅”,溪雾“娟娟”,动静结合,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生动性。

最后,“地偏人不到,来往动高吟”表达了诗人对这处隐秘宁静之地的喜爱,以及在此处产生的诗意情怀。远离尘嚣,只有高吟低唱,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心境和对自然美的深深沉醉。整体上,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修竹亭的景致,寓情于景,富有意境。

作者介绍

孙一元
朝代:明

(1484—1520)明人,自称关中(今陕西)人,字太初,自号太白山人。风仪秀朗,踪迹奇诘,乌巾白帢,铁笛鹤瓢,遍游名胜,足迹半天下。善为诗,正德间僦居长兴吴珫家,与刘麟、陆昆、龙霓、吴珫结社倡和,称苕溪五隐。有《太白山人稿》。
猜你喜欢

送世宁晋帖吴笔

风动微绡落五云,花生吴律扫千军。

天涵华岳双峰碧,潮逆长河九派分。

江令梦醒文思迥,张颠醉后姓名闻。

寥寥末世苏黄体,满架珊瑚且赠君。

(0)

别端溪尚书

四十年前春进士,交情今见旧陈雷。

青襟绿鬓游燕阁,皓首苍颜上凤台。

新句每裁秋夜月,素心同看岁寒梅。

衰余已上求归疏,如子还酬济世才。

(0)

东乌岭

东乌岭上愁云停,东乌岭下流水腥。

千章夏木阴森合,一道盘旋摩青冥。

铁崖万尺窨沉洞,俯视还恐坤轴倾。

群峰争起剑戟列,当关拱揖拥严城。

一夫荷戈千人废,天险岂可阶而升。

却忆当年刘六到,如履平地任凭陵。

刺史坠马三军走,流血如海乌岭红。

长驱西下破竹势,刘六岂是真英雄。

君不见监军总制纷纷出,千金悬赏期侯封。

又不见赵城炊儿赫然怒,手提屠刀摧元凶。

(0)

晚至沁州书怀

昔岁蒲关度,淹留直至今。

病来改蓬鬓,春到益乡心。

万壑迷寒雨,孤城隔远林。

须臾悲角起,怅望一沾襟。

(0)

送刘司训罢归蜀

万里川南道,秋深感慨多。

汉江冲雨渡,栈道拂云过。

对月应怀友,临杯且浩歌。

到家问黄菊,三径长青萝。

(0)

节妇义女.为杨侍御题

悲风起天暮,开帙感双真。

绿藿偏倾日,芳梅未识春。

三秋深夜雨,百折岁寒身。

谁秉如椽笔,休令漫泯沦。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