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点绛唇》
《点绛唇》全文
宋 / 朱淑真   形式: 词  词牌: 点绛唇

黄鸟嘤嘤晓来却听丁丁木。

芳心已逐,泪眼倾珠斛。见自无心,更调离情曲

鸳帏独。望休穷目回首溪山绿。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调离(diào lí)的意思:指调换位置或职务,将原来的人员或物品转移到其他地方或岗位。

丁丁(dīng dīng)的意思:形容声音清脆、响亮。

芳心(fāng xīn)的意思:指对某人深深地爱慕之情。

更调(gēng diào)的意思:更换职位或调整工作岗位

回首(huí shǒu)的意思:回顾、回忆过去的事情。

泪眼(lèi yǎn)的意思:眼中含有泪水,表示悲伤、难过或感动。

离情(lí qíng)的意思:指离别时的深情厚意,离别情感。

情曲(qíng qǔ)的意思:情曲指的是感情纠葛、恋爱情感的曲折变化。

穷目(qióng mù)的意思:形容眼睛看不见东西或者视力不好。

无心(wú xīn)的意思:没有心思或意愿去做某事

晓来(xiǎo lái)的意思:指天亮、黎明到来。

嘤嘤(yīng yīng)的意思:形容小鸟或小动物发出的声音,也用来形容婴儿啼哭的声音。

鸳帏(yuān wéi)的意思:指夫妻之间的亲密关系,也可用来形容夫妻和睦、相互依靠的情况。

鉴赏

这首词是宋代女词人朱淑真所作,名为《点绛唇》。从词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深沉的悲哀和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黄鸟嘤嘤,晓来却听丁丁木。

这两句描写了清晨黄鸟的啼叫声和窗外木制的门环或梆子发出的响声。这不仅是声音的描绘,更是情感的投射。黄鸟在古代文化中常象征着离别,丁丁木的声音则给人一种冷清、空寂之感。

芳心已逐,泪眼倾珠斛。

这里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念和不舍,芳心指的是已经逝去的情感或事物。泪眼倾珠斛则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因为离别而流下的泪水,珠斛是古代计数用的器具,用以形容泪水如同珠子一般纷纷落下。

见自无心,更调离情曲。

这两句词表达了作者在面对现实时的无奈和内心的哀伤。见自无心,可能是说自己对于周围的一切已经感到毫无兴趣或情感的触动。而更调离情曲,则是在强调即使是离别之情,也要用音乐来抒发。

鸳帏独。

这一句单独置于一行,是对前文的总结和深化。鸳帏,指的是古代贵族家室中特有的窗户,这里象征着孤独和封闭。而“独”字,则加重了这种感觉。

望休穷目,回首溪山绿。

作者在这里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向往与怀念。望眼欲穿,希望能够看到心中的那片宁静美丽的风景,但又不得不承认这是无法实现的愿望。而“回首溪山绿”则是转过身来,回忆起过去曾经见到或想象中的美好景色。

总体而言,这首《点绛唇》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作者深切的离愁与哀愁。

作者介绍
朱淑真

朱淑真
朝代:宋   号:幽栖居士   籍贯: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约1135~约1180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南宋著名女词人,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生于仕宦之家。幼警慧、善读书,但一生爱情郁郁不得志。丈夫是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和睦,最终因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是劫后余篇。
猜你喜欢

呈吴子纯叔

北郭开堂赐养丰,西山拄笏翠烟通。

膝前巳遂承欢志,海内偏钦引退风。

水槛观鱼花戏沼,松庭调鹤月流空。

遥知三径多游暇,何事求羊兴莫同。

(0)

绝句题芙蓉

愁搴木末吊沈湘,万古江流怨与长。

何似霜花识幽意,年年秋晚为舒芳。

(0)

饮黄氏园

春色休论郭外寻,城中泉石此山林。

对花宜醉十分酒,买地不辞千笏金。

云幕秾薰脂粉艳,风帘低约佩环音。

主人多少留春意,未许池塘变绿阴。

(0)

泊曲港

旅泊丰城江上村,浦烟汀雾正黄昏。

渔歌乱集潭中网,酒旆寒飘竹里门。

鸡犬衡茅时自散,鱼龙星斗夜虚吞。

隔川谁弄桓伊笛,一曲梅花欲断魂。

(0)

雪庄为邬益之赋

龙蛇深蛰鸟深藏,冻合乾坤雪满庄。

昼暝可无风助势,宵明应有月争光。

功誇李愬平淮策,兴切王猷访戴航。

此际胸襟如洗瀹,行探春信野梅香。

(0)

冰雪轩为汪廷俊赋

雪洁冰清色混融,开轩晏坐玉华中。

掬波洗砚流澌白,扫絮烹茶活火红。

夜半交辉惟皓月,春来解冻有条风。

呼儿简点梅消息,已漏寒香在水东。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