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夜到涌泉寺·其二》
《夜到涌泉寺·其二》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春月虽可悦,不及秋宇晶。

巡廊弄花影,爱此佛地莹。

龛灯无尽斗柄忽已倾。

呦呦岩窦泉,喝退犹暗鸣。

少焉钟呗发,绕殿流音声。

万汇常理吾道无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及(bù jí)的意思:不如;不及格;不及时

常理(cháng lǐ)的意思:指常常存在、普遍适用的道理或规律。

春月(chūn yuè)的意思:春天的月亮,比喻美好的时光或景色。

斗柄(dǒu bǐng)的意思:指权力的掌握者、掌控者。

佛地(fó dì)的意思:指人的胸怀宽广,心地善良,能够容纳一切,不计较得失,宽宏大量。

龛灯(kān dēng)的意思:指藏在龛内的灯,比喻隐藏在深处的才华或智慧。

流音(liú yīn)的意思:指音乐、歌声等流动悠扬,优美动听。

弄花(nòng huā)的意思:弄乱或破坏花朵,比喻糟蹋或糟糕地处理事物。

少焉(shǎo yān)的意思:不久之后,不久以后

万汇(wàn huì)的意思:指众多的人或事物汇聚在一起。

吾道(wú dào)的意思:指自己的道理、原则、信仰等。也表示坚持自己的主张,不受他人影响。

无营(wú yíng)的意思:没有准备,毫无防备。

无尽(wú jìn)的意思:没有尽头,没有止境

岩窦(yán dòu)的意思:指深山中的岩石洞穴。

音声(yīn shēng)的意思:声音、音响。

呦呦(yōu yōu)的意思:形容鹿鸣声,也用来形容声音清脆悦耳。

钟呗(zhōng bài)的意思:指人在某种情况下不得不接受或忍受不情愿的事情。

不及秋(bù jí qiū)的意思:不及秋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意为不如秋天。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水平、才能、品质等不如秋天的美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涌泉寺夜晚景色的独特感受。首句“春月虽可悦,不及秋宇晶”表达了诗人认为秋天的明净星空比春天的月亮更令人心动,暗示了他对清冷宁静的偏好。接下来,“巡廊弄花影,爱此佛地莹”写他在寺廊漫步,欣赏花影与寺内环境的明亮,流露出对佛地环境的喜爱。

“龛灯本无尽,斗柄忽已倾”通过描述灯光和北斗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氛围。“呦呦岩窦泉,喝退犹暗鸣”进一步描绘了山泉的声音,泉水的潺潺声在静夜中显得尤为清晰,仿佛在低声诉说。

“少焉钟呗发,绕殿流音声”描绘了寺庙晚课的开始,钟声和诵经声回荡在殿堂之间,增添了庄重与神圣的气息。最后两句“万汇有常理,吾道宁无营?”诗人借自然界的规律,反思人生之道,表达出对超脱世俗纷扰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涌泉寺夜晚的景象,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和哲思,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文人对禅意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0)

薄暮步溪上见茅舍前桃花盛开

娇靥枝枝破浅红,暮寒无语向春风。
谁来花底多情立,白发如丝一病翁。

(0)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0)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0)

赠孤山道士二首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0)

挽正字南仲四首

珠璧方辉耀,菁华未寂寥。
极知身作崇,何用食为妖。
牺象收儒庙,箫笳咽市桥。
作心纱帽冷,三径雨潇潇。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