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团犹贵勤言练,不战焉能遽议和。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兵甲(bīng jiǎ)的意思:指战士穿戴战甲,准备上战场。比喻做好充分准备,迎接困难和挑战。
臣朔(chén shuò)的意思:指臣子效法忠臣的行为,表示臣子忠心耿耿,效忠君主。
敌忾(dí kài)的意思:指敌对的双方互相仇恨、矛盾激烈。
伏波(fú bō)的意思:指屈服于强者,低头认输。
将士(jiàng shì)的意思:指军人,特指高级军官。
节制(jié zhì)的意思:节制是指控制自己的欲望和行为,以保持适度和克制。
久已(jiǔ yǐ)的意思:长久以来已经存在或已经发生。
马伏(mǎ fú)的意思:指原本傲视群众、威风凛凛的人或事物,突然间卑躬屈膝,顺从低下。
闻鸡(wén jī)的意思:指早上听到鸡叫声,表示努力向上,不贪睡懒散。
阳阿(yáng ā)的意思:指男子的阳刚之气和威严。
议和(yì hé)的意思:指双方或多方经过讨论、协商,达成共识,停止争斗,恢复和平。
银河(yín hé)的意思:指银河系,也指河流水系。
祖生(zǔ shēng)的意思:祖先的生命延续下去。
- 鉴赏
这首诗《感事》由清代诗人蔡国琳所作,通过其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国家时局的深切忧虑与对和平的渴望。
首联“闻鸡竞枕祖生戈,节制终资马伏波。”以“闻鸡起舞”的典故开篇,暗喻国家危难之际,人们纷纷振作,准备为国效力。同时,“祖生戈”与“马伏波”分别代表了古代的英雄人物,这里借以表达对英雄豪杰的期待与敬仰,同时也暗示了国家需要强有力的领导来应对危机。
颔联“久已同仇思敌忾,未堪晞发在阳阿。”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指出长久以来,人们心中早已凝聚着共同的仇恨,渴望团结一致对抗敌人。然而,面对可能的战争,诗人又表达了对和平的珍视,不愿看到白发生于战场,希望能在和平中度过余生。
颈联“有团犹贵勤言练,不战焉能遽议和。”强调了在和平时期,保持警惕与训练的重要性。即使没有直接的战争威胁,也不能放松警惕,因为和平并非永恒,随时都可能面临新的挑战。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谈判的谨慎态度,认为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仓促议和,可能会带来更大的风险。
尾联“臣朔纵非诸将士,拟赓兵甲净银河。”以汉代名臣东方朔自比,虽然自己不是前线的战士,但仍然愿意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得国家如同银河般清澈,象征着国家的繁荣与和平。这一句表达了诗人虽身居庙堂,但心系国家,愿为国家的和平与繁荣尽一份力的决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引用和对现实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对和平的强烈渴望。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诗人呼吁人们团结一致,保持警惕,为国家的和平与繁荣共同努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嘉泰改元桂林大比与计偕者十有一人九月十六日用故事行宴享之礼作是诗劝为之驾·其一
百嶂千峰古桂州,乡来人物固难俦。
峨冠共应贤能诏,策足谁非道艺流。
经济才猷期远器,纵横礼乐对前旒。
三君八俊俱乡秀,稳步天津最上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