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络纬》
《络纬》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塞上秋虫夥,纷鸣抱露榛。

那曾催懒妇,却解动征人

风物浑如昔,烟花且自新。

剡藤貌取俯仰便成陈。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风物(fēng wù)的意思:指风景、景色。

俯仰(fǔ yǎng)的意思:低头和抬头的动作,表示对上级或长辈的敬重和顺从。

浑如(hún rú)的意思:形容事物混乱、杂乱无章,没有条理。

懒妇(lǎn fù)的意思:指懒惰的妇女,形容女性懒散不勤劳。

貌取(mào qǔ)的意思:以外貌为准则来评判一个人或事物。

且自(qiě zì)的意思:自己暂时先行,等待其他条件具备后再行动。

塞上(sāi shàng)的意思:指北方边塞地区或沙漠地带。

剡藤(yǎn téng)的意思:剡藤是指藤蔓盘绕,形成纠结的样子。比喻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解决或纠正。

上秋(shàng qiū)的意思:指上升到秋天,比喻事物逐渐发展到高峰或达到最好的状态。

烟花(yān huā)的意思:烟花是指燃放时形成美丽的花火,比喻事物短暂而华丽的表象。

征人(zhēng rén)的意思:招募人才,征集人才。

自新(zì xīn)的意思:自我改过、重新做人

塞上秋(sāi shàng qiū)的意思:指塞外的秋天,也指边疆的秋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秋天的景象,通过络纬(即纺织娘)的鸣叫,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诗人以络纬的鸣声为线索,展开对边塞生活的思考与感慨。

首句“塞上秋虫夥”,点明地点和季节,展现出边塞特有的秋虫之多,暗示着环境的荒凉与生命力的顽强。接着“纷鸣抱露榛”进一步描绘了秋虫在露水滋润的榛树丛中纷纷鸣叫的情景,生动而富有画面感。

“那曾催懒妇,却解动征人。”这两句对比鲜明,前一句以“懒妇”为对象,暗示秋虫的鸣叫可能并未催促懒惰的妇女去劳作,后一句则将目光转向“征人”,表达了秋虫鸣叫似乎能触动远行之人的心绪,引发他们对家国、对未来的思考。这种情感的转换,体现了诗人对边塞生活复杂情感的深刻洞察。

“风物浑如昔,烟花且自新。”这两句承上启下,一方面感叹边塞的自然景观仿佛依旧,岁月流转中的不变;另一方面又以“烟花且自新”表达出即使在艰苦环境中,生命依然充满希望与活力,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

最后,“剡藤亲貌取,俯仰便成陈。”这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络纬的鸣声比作剡藤(一种制作纸张的材料),通过亲自观察、记录,使得这一瞬间的声音成为永恒的记忆。同时,也暗含时间流逝之意,无论怎样珍视,时间终将过去,一切都会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塞秋虫鸣叫声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边塞生活的独特风貌,以及在艰苦环境中人们的情感与思考,充满了深沉的哲理意味。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春日园居

问我年来事,荒园但自锄。

侵晨营井渫,计日长春蔬。

天暖莺啼早,林深客到疏。

手携枯竹杖,身世总蘧庐。

(0)

从苦竹岭山行绝顶望四明山四首·其三

明山高郁律,一上一崔嵬。

云捲千峰雪,风传万壑雷。

扶桑天外见,初日夜中回。

目断尘凡路,飘飘鸾鹤来。

(0)

从苦竹岭山行绝顶望四明山四首·其二

天迥路孱颜,危峦绝可攀。

阴风回大壑,紫气满千山。

月彩标孤白,春声起暮关。

幽奇探不尽,烟树水潺湲。

(0)

参差亭·其一

水竹小华源,逍游白云府。

不闻人语声,飞箨如寒雨。

(0)

自悼

一生苦节晚多艰,野鹤孤飞也未閒。

死后可怜薶骨地,无人知道首阳山。

(0)

雁门太守宅行

雁门太守食雁美,第宅峥嵘甲闾里。

罘罳春罥游丝长,帘幕昼影秋波香。

堂下笙歌堂上舞,客起持翿主击鼓。

银河没尽明月无,已见城头三足乌。

主人沉饮呼不醒,辘轳閒挂梧桐井。

十年之后客重来,但见井枯池涸生莓苔。

大屋沉沉如梦里,姓名已易他人主。

银河明月依旧临,空闻鸟雀黄昏深。

眼底沧桑如反掌,石田茅屋儿孙长。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