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友人》全文
-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祁顺所作,名为《答友人》。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仕途经历的感慨与反思。
首句“仕路驱驰十载馀”,描绘了诗人在这条充满挑战与艰辛的官场道路上,已经跋涉了十年有余。这里的“驱驰”形象地展现了诗人为了追求仕途上的进步,不辞辛劳、奋力前行的状态。
接着,“一官名秩尚如初”一句,揭示了诗人对于自己目前官职和地位的现状感到有些无奈或不满。尽管经历了多年的努力,但职位和名望似乎并未有显著提升,这可能反映了当时官场晋升机制的局限性,或是个人能力与机遇之间的复杂关系。
“铨曹留得唐资格”中的“铨曹”指的是负责官员选拔和考核的官署,这里通过“唐资格”这一词组,暗示了诗人希望参照唐代选拔官员的标准来评价自己的能力和贡献。唐代在官员选拔上有着较为严格和公正的制度,因此,诗人或许在暗喻自己希望能够得到更为公平的评价和认可。
最后一句“不但开元有圣书”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思考。这里的“开元”指的是唐朝的开元盛世,而“圣书”可能是指记载着当时杰出官员事迹的史书。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一种理想,即不仅在唐代,即便是在他所处的时代,也应该有公正的评价体系,让有能力的人得到应有的肯定和机会。这既是对自身处境的反思,也是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个人的仕途经历,反映了明代官场的某些特点,以及诗人对于公正评价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渴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