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不日咨政,曰此礼所宗。
已喜满叶露,将吹华黍风。
不日(bù rì)的意思:不久之后,不远的将来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荡荡(dàng dàng)的意思:形容广阔、辽阔,没有边际。
法宫(fǎ gōng)的意思:指法庭或法院。
复思(fù sī)的意思:重新思考,再次考虑
高田(gāo tián)的意思:指人的志向、抱负高远。
郊外(jiāo wài)的意思:指城市周围的乡村地区,离城市较近的地方。
街路(jiē lù)的意思:街道,路途。
流光(liú guāng)的意思:形容光亮流动、闪烁不定。
柳陌(liǔ mò)的意思:柳陌是指柳树成行,道路两旁的景象。形容景色美丽、宜人。
瞥眼(piē yǎn)的意思:瞥眼是指眼睛迅速地扫视一下,形容看东西或看人的目光短暂而迅速。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青骢(qīng cōng)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年轻美丽,也可用来形容事物色彩鲜艳。
视朝(shì cháo)的意思:指帝王亲自出巡,视察朝政。
外道(wài dào)的意思:指邪恶的宗教、邪教或邪恶的人。
晚禾(wǎn hé)的意思:晚熟的禾稻。比喻晚年仍有所作为。
西颢(xī hào)的意思:指人的仪表端庄、举止文雅。
这首诗描绘了乾隆皇帝在清晨巡视朝政与法宫的情景,展现了其对礼仪制度的重视。首句“视朝临法宫,趁晓策青骢”,生动地刻画了皇帝在黎明时分策马前往朝廷的场景,体现了其勤勉治国的形象。
接着,“岂不日咨政,曰此礼所宗”两句,表达了皇帝在日常政务中不仅关注政治咨询,更强调遵循礼仪制度的原则,体现了其治国理念的全面性和深入性。
“石街路荡荡,柳陌烟濛濛”描绘了皇帝出行时沿途的景象,石街宽阔平坦,柳树轻拂,晨雾缭绕,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也暗示了皇帝治下的国家安定繁荣。
“已喜满叶露,将吹华黍风”则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预示着丰收的希望,满叶露珠象征着雨水充足,即将吹起的华黍风预示着农作物的茁壮成长,表达了对国家农业丰收的期待和喜悦。
“踰月未经郊外道,瞥眼流光入西颢”两句,以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转换,展现了皇帝对郊外的关怀,即使未亲临郊外,但心中始终挂念着国家的每一个角落。
“早黍晚禾率已齐,下隰高田皆觉好”进一步描绘了国家农业的繁荣景象,无论是早熟的黍子还是晚熟的稻谷,都在适宜的时间内成熟,低洼和高地的农田都呈现出一片丰收的景象。
最后,“自哂吾愁何太早,复思正亦不可少”表达了皇帝对自己过早担忧国家事务的反思,同时也强调了治理国家过程中忧虑的重要性,即虽然忧虑可能带来压力,但在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中,忧虑是不可或缺的决策因素之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乾隆皇帝勤政爱民、重视礼仪、关心农业、审慎决策的治国理念和形象,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