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秋 夜 对 雨 寄 石 瓮 寺 二 秀 才 唐 /王 建 夜 山 秋 雨 滴 空 廊 ,灯 照 堂 前 树 叶 光 。对 坐 读 书 终 卷 后 ,自 披 衣 被 扫 僧 房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披衣(pī yī)的意思:穿上衣服
秋雨(qiū yǔ)的意思:秋天的雨。
僧房(sēng fáng)的意思:僧人的住所或修行之处。比喻安静、幽雅的地方。
树叶(shù yè)的意思:指人或事物的外在表现或特征。
堂前(táng qián)的意思:指在家庭中堂屋前面,也指在家庭中的重要场合。
叶光(yè guā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名声或声誉。
衣被(yì pī)的意思:衣物和被子,指衣食住行的基本生活需求。
雨滴(yǔ dī)的意思:雨滴是指雨水落下时的水滴,比喻微小的事物或细微的变化。
- 注释
- 夜山:夜晚的山。
秋雨:秋季的雨。
滴:落下的水滴。
空廊:空旷的长廊。
灯:灯光。
照:照射。
堂前:正屋前面。
树叶光:树叶反射出的光泽。
对坐:相对而坐。
读书:阅读书籍。
终卷:读完书卷。
自:自己。
披:穿上。
衣被:衣服和被子,这里指衣物。
扫:打扫。
僧房:和尚居住的房间,这里泛指寺庙中的居室。
- 翻译
- 夜晚山中下着秋雨,雨滴落在空旷的长廊上,灯光照耀在堂前的树叶上,泛着光泽。
相对而坐读完书卷之后,自己起身披上衣服打扫僧房。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秋夜景象。"夜山秋雨滴空廊"一句,通过细雨滴落在空旷的走廊上,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宁静的氛围。"灯照堂前树叶光"则是室内的温暖与外界的湿润形成对比,灯光透过窗棂映照在湿漉漉的树叶上,显得分外明亮。
"对坐读书终卷后"一句,诗人和友人一起阅读至深夜,直到翻完最后一页书页,这不仅表现了他们对于知识的渴望,也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专注于精神追求的情操。"自披衣被扫僧房"则是诗人在读书之后,亲自动手整理自己的住处——僧房,以及床褥,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自律性格,也反映出一种简约而不失庄重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象和室内活动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静谧环境中追求学问、保持个人修养的一种高洁情操。同时,这也暗示了一种超越尘世纷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境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入市书所见
荔支上市新桃红,绿竹雨过笋坼丛。
村家争趁挑菜节,街店初度卖鱼风。
杖头挂钱拟沽酒,酒楼近在市门东。
入市蹩躠才数步,捞虾卖浆如走兔。
碎裂粥鼓折饧箫,蚝筐满地钱满路。
蓬头乱发捉向官,皤叟啼哭黄童怖。
青春白昼此何为,官役执鞭处处怒。
旁人嘶声向我云,沿途贩卖例罚布。
鞭朴尚觉施小惩,重则科条须禁锢。
市上有门门有亭,小贩须从此中停。
牟利之夫蝇头聚,公徒敛钱一一经。
此钱为汝谋卫生,民愚不知自犯刑。
日斜市远无人过,肉味蝼漏鱼郁腥。
我闻斯故三叹息,营求锱铢比盗贼。
年来斗米贵如珠,一寸之丝当尺璧。
斥牛出犊充赋租,质子典衣供悉索。
朝卖芋拳夕卖瓜,穿巷入街行蹜踖。
天阴雀冻乌毕逋,空仓日日走饥鼯。
门前门后锒铛呼,临江谁有千头奴。
节食缩衣犹不足,可复酒家唤当垆。
《入市书所见》【清·洪繻】荔支上市新桃红,绿竹雨过笋坼丛。村家争趁挑菜节,街店初度卖鱼风。杖头挂钱拟沽酒,酒楼近在市门东。入市蹩躠才数步,捞虾卖浆如走兔。碎裂粥鼓折饧箫,蚝筐满地钱满路。蓬头乱发捉向官,皤叟啼哭黄童怖。青春白昼此何为,官役执鞭处处怒。旁人嘶声向我云,沿途贩卖例罚布。鞭朴尚觉施小惩,重则科条须禁锢。市上有门门有亭,小贩须从此中停。牟利之夫蝇头聚,公徒敛钱一一经。此钱为汝谋卫生,民愚不知自犯刑。日斜市远无人过,肉味蝼漏鱼郁腥。我闻斯故三叹息,营求锱铢比盗贼。年来斗米贵如珠,一寸之丝当尺璧。斥牛出犊充赋租,质子典衣供悉索。朝卖芋拳夕卖瓜,穿巷入街行蹜踖。天阴雀冻乌毕逋,空仓日日走饥鼯。门前门后锒铛呼,临江谁有千头奴。节食缩衣犹不足,可复酒家唤当垆。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45867c6c8f99a268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