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仰和皇太子殿下明禋庆成诗韵·其三》
《仰和皇太子殿下明禋庆成诗韵·其三》全文
宋 / 马廷鸾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尤]韵

鸣銮紫禁,步玉捧宸旒

肆眚虞典,欢传十二州。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宸旒(chén liú)的意思:指皇帝的御旨,即皇帝的命令或政令。

鸣銮(míng luán)的意思:指宣扬自己的才能或成就。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肆眚(sì shěng)的意思:形容灾害或战争等带来的残酷和凶险。

虞典(yú diǎn)的意思:虞典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担心、忧虑。

紫禁(zǐ jìn)的意思:指皇宫的内廷,也用来比喻权力中心。

注释
銮:古代皇帝出行时的响铃装饰。
禁:皇宫。
步玉:行走时手持玉器,表示恭敬。
捧:捧着,侍奉。
宸旒:皇帝的皇冠,代指皇帝。
肆眚:帝王赦免罪过。
虞典:古代的典章制度,这里指遵循宽恕的法则。
欢传:喜讯传播。
十二州:古时对全国的划分,这里泛指全国各地。
翻译
銮铃声响起,回归紫禁城
手捧玉器,侍奉皇帝的皇冠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马廷鸾所作,名为《仰和皇太子殿下明禋庆成诗韵(其三)》。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庄重而又喜悦的气氛。

"鸣銮回紫禁,步玉捧宸旒。"

这两句描绘了皇太子的车驾返回宫禁的情景,其中“鸣銮”指的是马车行进时发出的声音,“紫禁”则是对宫城的美称,“步玉”形容路面光滑如玉,“捧宸旒”则是手持华丽的仪仗。整体上,这两句通过动静结合,展现了皇太子行进时的威严与庄重。

"肆眚遵虞典,欢传十二州。"

后两句表达了对古代圣君虞舜德政的颂扬以及庆祝之情。“肆眚”意为广大无边,“遵虞典”则是遵循虞舜时期的法典,虞舜被尊为古代圣明君主的代表。"欢传十二州"则是在庆祝某种喜悦事件的传播,十二州可能暗指全国各地。

这首诗通过对皇太子仪仗行进的描写,以及对古代德政的颂扬,表达了作者对于和平盛世的向往与赞美。同时,这也反映出宋代文人对于中央集权、帝制礼仪的重视。

作者介绍
马廷鸾

马廷鸾
朝代:宋

马廷鸾(1222年—1289年),字翔仲,号碧悟。宋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市)众埠乡楼前村人。幼年丧父,贫不改志,刻苦读书,淳祐七年(1247),马廷鸾赴京参加乙未科省试,获进士第一,殿试为第四,一举成名。他一生勤政爱民,秉性正直,从地方官直至宰相高位。惜南宋朝廷为权奸把握,不能尽展其才华。度宗朝奸臣贾似道、丁大全当国把持朝政,视为异见,受其压制,迫于内忧外患,廷鸾饮恨引退。宋亡,马廷鸾拒绝与元政权合作,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
猜你喜欢

戏书圆觉经后

圆觉十二菩萨问,吾取一二馀鄙哉。

若是如来真实语,众生却自胜如来。

(0)

江山庆云桥·其一

草梢出水已无多,村路瀰漫奈雨何。

水底有桥桥有月,只今平地怕风波。

(0)

国士一首

五陵少年铜乳臭,哲肃何甘作牛后。

曲合污世乡愿徒,俗学聋瞽纷芜莠。

文士规模正始间,风流可喜未曾有。

志士机敏常济务,斡旋金谷捷趋走。

取乱尤须见兵势,料敌先应决攻守。

至言硕画安危机,却顾前思能审究。

服戎角力乃兵耳,入幄造膝直禦寇。

人心天意归有道,务穑训学臻富寿。

自古迂儒无益算,盖世奇才实天授。

谁能剡牍出公言,明年定取单于首。

(0)

次梅斋严韵

振条裂石寒飕飕,霰集黄昏天为愁。

若兰政恐远庭户,健步斸本移岩幽。

断魂能返神可雪,照夜薰天欲奔月。

妖韶敷艳满东风,肤清骨秀无相绝。

(0)

夏日叹二首·其二

褫絺肆簟扇忘閒,轿担肩赪走市阛。

湫隘蛙蜩欢嘒里,扫除风月广轮间。

曷云时燠长无冷,却谓天高只好还。

传癖词源粗超轶,拟如梅尉乐吴山。

(0)

题善草字者一绝

獐猎包羞爵秩加,舆人捧腹只呀呀。

踏摇妍状当垆手,如许银钩殆可嘉。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