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和皇太子殿下明禋庆成诗韵·其三》全文
- 注释
- 銮:古代皇帝出行时的响铃装饰。
禁:皇宫。
步玉:行走时手持玉器,表示恭敬。
捧:捧着,侍奉。
宸旒:皇帝的皇冠,代指皇帝。
肆眚:帝王赦免罪过。
虞典:古代的典章制度,这里指遵循宽恕的法则。
欢传:喜讯传播。
十二州:古时对全国的划分,这里泛指全国各地。
- 翻译
- 銮铃声响起,回归紫禁城
手捧玉器,侍奉皇帝的皇冠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马廷鸾所作,名为《仰和皇太子殿下明禋庆成诗韵(其三)》。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庄重而又喜悦的气氛。
"鸣銮回紫禁,步玉捧宸旒。"
这两句描绘了皇太子的车驾返回宫禁的情景,其中“鸣銮”指的是马车行进时发出的声音,“紫禁”则是对宫城的美称,“步玉”形容路面光滑如玉,“捧宸旒”则是手持华丽的仪仗。整体上,这两句通过动静结合,展现了皇太子行进时的威严与庄重。
"肆眚遵虞典,欢传十二州。"
后两句表达了对古代圣君虞舜德政的颂扬以及庆祝之情。“肆眚”意为广大无边,“遵虞典”则是遵循虞舜时期的法典,虞舜被尊为古代圣明君主的代表。"欢传十二州"则是在庆祝某种喜悦事件的传播,十二州可能暗指全国各地。
这首诗通过对皇太子仪仗行进的描写,以及对古代德政的颂扬,表达了作者对于和平盛世的向往与赞美。同时,这也反映出宋代文人对于中央集权、帝制礼仪的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国士一首
五陵少年铜乳臭,哲肃何甘作牛后。
曲合污世乡愿徒,俗学聋瞽纷芜莠。
文士规模正始间,风流可喜未曾有。
志士机敏常济务,斡旋金谷捷趋走。
取乱尤须见兵势,料敌先应决攻守。
至言硕画安危机,却顾前思能审究。
服戎角力乃兵耳,入幄造膝直禦寇。
人心天意归有道,务穑训学臻富寿。
自古迂儒无益算,盖世奇才实天授。
谁能剡牍出公言,明年定取单于首。
次梅斋严韵
振条裂石寒飕飕,霰集黄昏天为愁。
若兰政恐远庭户,健步斸本移岩幽。
断魂能返神可雪,照夜薰天欲奔月。
妖韶敷艳满东风,肤清骨秀无相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