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苍翠(cāng cuì)的意思:形容植物呈现出深绿色、浓郁的颜色。
旦暮(dàn mù)的意思:指一天的早晨和傍晚,也可指时间的极短暂。
芳草(fāng cǎo)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归去(guī qù)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返回故乡。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佳气(jiā qì)的意思:指美好的气候或环境,也可用来形容好运或吉祥的气氛。
近人(jìn rén)的意思:接近人群,与人为善,待人友好。
林光(lín guāng)的意思:指树木茂盛、光彩照人的景象。
轻风(qīng fēng)的意思:指微风,轻柔的风。
去来(qù lái)的意思:指人来去的动作或事物的往来。
人境(rén jìng)的意思:指人类的社会环境,也可以指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世事(shì shì)的意思:指世间的事情、事物。
孰知(shú zhī)的意思:谁知道
水石(shuǐ shí)的意思:指关系密切、互相依存的关系。
忘世(wàng shì)的意思:忘记尘世间的纷扰和烦恼,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新霁(xīn jì)的意思:指天空中阴云散尽、天气放晴的景象。也形容事情突然转好或困境即将解除。
宴居(yàn jū)的意思:指宴请客人而不归还的行为。
阴崖(yīn yá)的意思:指险峻的山崖或悬崖,也用来形容困境或危险的境地。
支颐(zhī yí)的意思:托腮支颐,表示闲散无事,悠闲自得。
自足(zì zú)的意思:指自己满足于现状,不再追求更多的东西。
归去来(guī qù lái)的意思:指人离开一段时间后又回到原来的地方。
- 注释
- 兹山:这座山。
岑寂:寂静。
阴崖:阴暗的崖壁。
积:积累。
水石:水和石头。
宛:仿佛。
千岩意:千岩万壑的意境。
孰知:谁知道。
近人境:靠近人间。
旦暮:早晚。
佳气:宜人的气息。
池影:池塘倒影。
轻风:微风。
林光:树林光线。
澹:清新。
新霁:雨后初晴。
支颐:枕着手臂。
藉:依靠。
芳草:芳草地。
自足:心中满足。
忘世事:忘却尘世。
未得:不能。
归去来:回归田园。
聊为:暂且作为。
宴居地:隐居之地。
- 翻译
- 这座山确实寂静,阴暗的崖壁积聚着浓郁的绿色。
水和石头何需太多,仿佛蕴含着千岩万壑的意境。
谁知道它靠近人间的边缘,早晚都散发着宜人的气息。
池塘倒映着微风,树林在雨后显得清新明亮。
我枕着手臂躺在芳草地上,心中满足,忘却尘世纷扰。
虽然不能回归田园,这里暂且作为我的隐居之地。
- 鉴赏
兹山信岑寂,阴崖积苍翠。水石何必多,宛有千岩意。孰知近人境,旦暮含佳气。池影摇轻风,林光澹新霁。支颐藉芳草,自足忘世事。未得归去来,聊为宴居地。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山林景象。"兹山信岑寂"一句,设定了一种隐逸之境,山中既深且静谧。紧接着的"阴崖积苍翠"则表现出山中树木郁郁葱葱,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水石何必多,宛有千岩意"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感悟,不需要太多的水流和岩石,只要有一种意境就足够了。这里体现出诗人的审美情趣,即便于简约之中寻找意涵。
接下来的"孰知近人境,旦暮含佳气"则是说只有亲近自然的人才能感受到这种美好的氛围,每天清晨和傍晚都能体验到这份美好。这里的"孰知"表达了一种对现代人的感慨,似乎只有少数人能够真正领略大自然的韵味。
"池影摇轻风,林光澹新霁"则继续描绘了山中的景色,池水映射出树木的倒影,而微风吹过,池面轻轻摇曳。林间透出的阳光柔和而又清新,是刚刚下过雨后的景象。
"支颐藉芳草,自足忘世事"这两句则转向诗人自己的感受,他坐在山中,用草垫着腮帮子,完全沉浸在这种宁静的氛围之中,忘记了世间的一切烦恼。
最后的"未得归去来,聊为宴居地"表达出诗人虽然还不能长久驻足,但也愿意暂时将这里作为自己的栖息之所。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反映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精致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构建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意境,是中国古典山水田园诗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游海珠谒李忠简像
奇哉公之遗迹,伟哉公之高名。
手携天柱扶金阙,力挽沧波洗玉京。
雄裁早著龙图阁,妙策还存雁翅城。
明珠煜煜摇星斗,人言公实应其精。
香火先年崇报祀,至今兰若海心擎。
余也鼓棹破南溟,暂来蓬岛叩仙灵。
春禽想伴探花客,江水似和读书声。
渔人自得交唱晚,僧子入定却忘情。
自是天然图画趣,赠公千载作丹青。
刺诡
大易崇易简,小雅称正直。
德业亮天地,福禄绥邦国。
师师风渐邈,寅恭谊寖忒。
谈笑类优俳,机锋不可测。
平胸藏鳞甲,周道树荆棘。
涂面事贵人,竿牍匪时入。
猱升讵无因,茑施阴有力。
闪烁千万端,变幻如鬼蜮。
我想贤哲衷,青天并皎日。
精白对友朋,靖共修厥职。
焉用兹诡遇,难逃众目识。
穷达况有命,显膴何必得。
伤哉无耻徒,何为长太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