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峰见崒嵂,天池睹清浅。
石奇斜匝林,径古曲藏藓。
踌蹰(chóu chú)的意思:犹豫不决,心神不定。
得丧(de sàng)的意思:指因得了某种不幸或灾祸而丧失了某种东西或处境变得糟糕。
回驾(huí jià)的意思:指回头驾车,表示改变原定方向或主张。
寄言(jì yán)的意思:通过书信或口头传达信息或寄托思念之情。
空转(kōng zhuàn)的意思:形容事物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白费力气。
理乱(lǐ luàn)的意思:指思维混乱,逻辑不清,无法理清头绪。
良游(liáng yóu)的意思:指旅行时心境愉快、身心放松的游览。
盘空(pán kōng)的意思:形容事物空无一物,空荡荡的状态。
疲蹇(pí jiǎn)的意思:指身体疲倦、行动困难。
胜地(shèng dì)的意思:指美好的风景名胜地或适宜居住的地方。
笋舆(sǔn yú)的意思:指年轻有为的人或事物,比喻年轻人才蓬勃发展,充满朝气。
天池(tiān chí)的意思:指天空中的湖泊,形容湖泊辽阔壮丽。
同怀(tóng huái)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人心意相通,情感相合。
未形(wèi xíng)的意思:尚未形成或出现。
逸趣(yì qù)的意思:逸趣指的是人们追求自由自在、舒适愉快的生活,追求享受和乐趣。
游思(yóu sī)的意思:指思考、观察、思索等活动在心中进行,不受外界干扰。
云路(yún lù)的意思:指在云中飞行的路程,比喻行程遥远。
沾洒(zhān sǎ)的意思:指因接触而沾上了某种东西,也形容被牵连或染上某种事物。
竹行(zhú háng)的意思:指人行走时轻盈自如,如同竹子摇曳的样子。比喻行动迅捷、灵活。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戴良的《上天池》描绘了一次登山的游历,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中首先提到“良游思已惬”,表达了诗人对这次旅行的满意与期待。接着,“胜地喜仍践”则流露出对即将到达美丽之地的喜悦之情。通过“笋舆穿竹行,云路盘空转”的描述,我们可以想象到诗人乘坐竹轿穿行于竹林间,仿佛在云端漫步的情景,充满了浪漫与神秘感。
“莲峰见崒嵂,天池睹清浅”两句,诗人以“莲峰”和“天池”为背景,展现了山峰的峻峭与湖泊的清澈,景色之美跃然纸上。接下来,“石奇斜匝林,径古曲藏藓”进一步描绘了岩石的奇特形状和古老小径的幽静,以及苔藓的点缀,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踌蹰日已晏,沾洒露犹泫”表现了诗人因留恋美景而忘记了时间,直到露水沾湿衣裳才意识到夜幕已降。最后,“回驾谅难淹,逸趣叹莫展”表达了诗人虽不舍但不得不返回的遗憾,以及对这次旅行中所体验到的闲适乐趣的感叹。
“理乱良未形,得丧竟谁辨”这两句则上升到了哲学层面,诗人思考着世间的是非与得失,暗示了人生的复杂性和难以完全理解的本质。最后,“寄言同怀客,且兹息疲蹇”则是诗人对志同道合之人的邀请,希望他们也能来此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同时也表达了对疲惫生活的解脱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风光,还蕴含了深邃的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态度的思考。
这情怀、怎生消遣。思量只是凄怨。
一春长为花和柳,风雨又还零乱。君试看。
便杜牧风流,也则肠先断。更深漏短。
更听得杜宇,一声声切,流水画桥畔。
人间世,本只阴晴易换。斜阳衰草何限。
悲欢毕竟年年事,千古漫嗟修短。无处问。
是闲倚帘栊,尽日厌厌闷。浮名尽懒。
但笑拍阑干,连呼大白,心事付归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