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岳阳楼二首·其二》
《岳阳楼二首·其二》全文
明 / 应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巴江奔峡口巨浸天开

日涌湿烟敛,春残雪水来。

何人吞八九,有记刻楼台

叹息先忧者,无惭名世才。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八九(bā jiǔ)的意思:指时间或事物的数量接近九成,接近完全。

残雪(cán xuě)的意思:指残余的雪,比喻事物的残余或遗留。

春残(chūn cán)的意思:指春天快要结束,残余的春意。

记刻(jì kè)的意思:记住、铭记

巨浸(jù jìn)的意思:形容巨大的水势涌来,泛指巨大的灾难或困扰。

楼台(lóu tái)的意思:楼台指的是高大的建筑物或台阶,常用来比喻权势显赫、声望高大的地位。

名世(míng shì)的意思:指在世间有名声、有声望。

叹息(tàn xī)的意思:

[释义]
(动)〈书〉叹气。
[构成]
动宾式:叹|息
[例句]
说到伤心处;她叹息不止。(作谓语)
[同义]
叹气

天开(tiān kāi)的意思:指天地开阔,形势豁然开朗。

无惭(wú cán)的意思:没有羞耻心,不知羞耻

峡口(xiá kǒu)的意思:指山峡的入口或出口处,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关键时刻或转折点。

雪水(xuě shuǐ)的意思:雪水是指雪融化后变成的水。在成语中,雪水常常用来比喻事物的变化或消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巴江奔腾入峡的壮丽景象,以岳阳楼为背景,抒发了对先贤的追思与感慨。首句“巴江奔峡口,巨浸自天开”开篇即展现出一幅气势磅礴的画面,江水在峡谷中奔腾,仿佛从天而降,形成壮观的景象。“日涌湿烟敛,春残雪水来”进一步描绘了江面的动态美,阳光照耀下,江面上蒸腾起的雾气渐渐消散,春末时节,融化的雪水汇入江流,增添了江水的丰富与活力。

“何人吞八九,有记刻楼台”则转向对岳阳楼的描述,似乎在询问或赞叹有谁能够吞纳如此宏大的景象,并将其铭记于楼台之上,留下不朽的印记。这种对建筑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描绘,体现了诗人对艺术与自然美的追求。

最后,“叹息先忧者,无惭名世才”表达了对那些为国家和人民忧虑的先贤的敬仰之情,认为他们无愧于世间的伟大才能。这种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情怀,也反映了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文建筑,结合对历史人物的颂扬,展现了诗人对壮丽自然、卓越艺术以及高尚人格的深刻感悟与赞美。

作者介绍

应臬
朝代:明

猜你喜欢

哭亡妻高氏绸

比翼双栖廿七年,逐春归去杳如烟。

未完儿女成人愿,竟了夫妻夙世缘。

怜我孱躯馀只影,凭谁深恨诉重泉。

连宵知否鳏鱼目,开到天明炯不眠。

归我盈盈十五时,平生妇道未曾亏。

蒸梨不拂曾参意,举案常齐德曜眉。

满望鹿车长共挽,那知鸡骨卒难支。

回春至竟无灵药,枉遣诸儿急学医。

妇人有德岂须才,笑口时因内顾开。

茹苦一生无怨语,持家廿载薄私财。

忙劳井臼常身任,力疾衣裳尚手裁。

往事如今回首处,从头历历总堪哀。

与君聚少别离多,奔走风尘可奈何。

万事放心凭内助,九年无计起沉痾。

凄凉遗挂空留壁,叹息浮生等逝波。

此去梦中相见外,岁时唯有墓门过。

(0)

乘龙·其一

矫矫凌云客,居然射雀奇。

空中金甲现,楼上玉箫吹。

碧鹤临轩日,青蛟破壁时。

风流元叔女,佳婿耀门楣。

(0)

社寮杂诗·其十三

嘉礼初成笑语阗,车蚝鹿脯满长筵。

原知有赚期生女,果是新增打喇连。

(0)

晚次半线作

忆昔历下行,龙山豁我情。

今兹半线游,秀色欲与争。

林木正蓊蘙,岚光映晚晴。

重冈如回抱,涧溪清一弘。

里社数百家,对宇复望衡。

番长罗拜跪,竹綵儿童迎。

女娘齐度曲,頫首款噫鸣。

璎珞垂项领,跣足舞轻盈。

斗捷看麻达,飘飖双羽横。

萨豉声铿锵,奋臂为朱英。

王化真无外,裸人杂我氓。

安得置长吏,华风渐可成。

(0)

海边耕

大造茫茫谁真宰,东为青田西为海。

海畔沙漠不见人,老农耕之筋力殆。

拨沙拔茅锄作园,耕时十旬九旬喂。

夏畦冒雨种地瓜,秋天霜冷枯根芽。

荷锄负锸视地脉,不见瓜成但见沙。

陇头莳植生活计,有时种豆落生花。

花开花落不结子,野人满地空梳爬。

海滨卤壤为经纪,渔在山头樵在水。

我嗟海滨人,如在荆棘里。

(0)

弹琴

弦中山月照,弦外水云归。

一曲邈天际,太音希不希。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