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垄虚沾足,萝垣各蔓滋。
因风疏更密,翻溜练仍丝。
这首诗描绘了冬季雨水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水在不同环境中的形态与影响。首句“亦知膏泽好”,表达了对雨水滋润大地的肯定,但紧接着的“惜是过农时”则流露出对雨水来得不是时候的遗憾。接下来的几句通过“秸垄虚沾足,萝垣各蔓滋”,描绘了雨水在作物和藤蔓上的不同效果,既体现了雨水的不足,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复杂性。
“因风疏更密,翻溜练仍丝”两句,生动地描述了雨水在风的作用下时而稀疏时而密集,如同细线般的雨滴在水面翻滚,形象地展示了雨水的动态美。最后,“病客惟攲枕,容观造物嬉”则将视角转向了病卧之人,通过其观察雨景,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欣赏与敬畏,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无奈与感慨。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冬雨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力量,也蕴含了对生命状态的思考与感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独特情感。
四朝载笔冠鹓行,犹忆抽书在尚方。
身托东山高泰岱,手披云汉出天章。
中原大雅谁司命,江左风流独擅长。
抱道犹龙看变化,应图天马更腾骧。
即烦前席归宣室,暂许清斋寄太常。
爽气蒋陵供拄笏,绿波淮水引行觞。
名山巳定千秋贵,学海从知百谷王。
莫以续经疑晚世,骚坛终赖鲁灵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