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龙虎山》
《龙虎山》全文
宋 / 江万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凿开风月长生地,占却烟霞老身

虚靖当年去后,未知丹诀付何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长生(cháng shēng)的意思:长期生存,永远存在。

丹诀(dān jué)的意思:指红色的秘诀或重要的指示。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风月(fēng yuè)的意思:风月是指风景和月亮,常用来形容美好的自然景色或良好的人文环境,也可以表示男女之间的浪漫情愫。

开风(kāi fēng)的意思:形容人的行动迅猛如风。

老身(lǎo shēn)的意思:指年老的身体。

去后(qù hòu)的意思:表示某人或某物离开后的状态或情况。

生地(shēng dì)的意思:生地指的是一个人或事物的原产地或发源地。

仙去(xiān qù)的意思:指仙人离去,形容人去世或离开。

烟霞(yān xiá)的意思:指山间的烟雾和霞光,用来形容美丽的景色。

注释
风月:指美好的自然景色和情感氛围。
长生地:象征永恒的生命之地。
烟霞:形容云雾缭绕,象征仙境。
不老身:指不朽、永驻青春的身体。
虚靖:形容心境清静,超脱世俗。
丹诀:修炼仙丹的秘诀或法门。
翻译
在风月交融的仙境中开辟出长生之路,占据着永不衰老的烟霞之躯。
当年的仙人已经离去,不知道他留下的修炼秘籍传给了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江万里所作,名为《龙虎山》。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道家修炼长生的向往,以及他对于得道成仙的渴望和自信。

"凿开风月长生地",这句表达了诗人想要打开通往长生之地的大门,追求与自然万物同在的永恒寿命。"占却烟霞不老身",则是说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占有那片云烟缭绕之处,从而使自己的身体永远不会老去。

"虚靖当年仙去后,未知丹诀付何人",这两句透露出一种遗憾和不确定性。诗人在说,当年的那个修炼成仙的朋友或者师傅已经离开,而他们之间传递的修炼之道——“丹诀”,现在不知道交给了谁。这里流露出的既是对失去的惆怅,也有对未来传承的不确定。

整首诗通过对长生和成仙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永恒生命状态的强烈愿望,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悲凉与迷茫。

作者介绍
江万里

江万里
朝代:宋   字:子远   号:古心   籍贯:南康军都昌(今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   生辰:1198年—1275年

江万里(1198年—1275年),名临,字子远,号古心,万里是其出仕后的用名。南康军都昌(今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人。南宋著名爱国丞相,民族英雄,是南宋末年仕林和文坛领袖,中国十三世纪著名的政治家和教育家。与弟江万载、江万顷被时人和后世雅称为江氏“三古”或江氏“三昆玉”。创办的白鹭洲书院,千年来培养出文天祥等十七位状元,2700多名进士。任正式官职91种,三度为相;一生为官清廉,政绩斐然,直言敢谏,忧国爱民。其一生堪称古今之完人,千古道德风范之楷模。江万里是江西著名的地方先贤之一。
猜你喜欢

捣衣曲

凉飙透窗纱,萧萧弄秋色。

妾在江南尚不堪,况君远在阴山北。

风吹妾衣寒,妾念君衣单。

起来捣衣明月下,不辞膂力摧心肝。

一声孤闷添,两声双泪堕。

三声四声情转多,无数离愁搥不破。

须臾捣到千万声,中有万恨千愁并。

不知游子在万里,今夜魂神宁不宁。

(0)

送莫彦英赴宾州上林丞

十月西征天气寒,两江今日静波澜。

蛮夷万里皆唐制,齐鲁诸生尽汉官。

榕叶似云垂满户,荔支经雨喜登盘。

柳州刺史文章妙,公退从容好细看。

(0)

送盛孔赴淄川丞二首·其一

天寒北风利,有客赴临淄。

临淄古大国,山川何逶迤。

小白相夷吾,尊周攘四夷。

田单守即墨,一日走燕师。

二子不复见,名今千载垂。

为我吊精魄,伯功未可卑。

(0)

宿云开堂

寤寐名山游,兹夕山下宿。

虚馆绝浮埃,沉沉在幽谷。

曈昽星映除,飒爽风动木。

耳目澹无营,静嘿寡所欲。

院寂凝清香,更长续明烛。

惭无昌黎诚,晴晦安可卜。

明发戒仆夫,愿恣云霞瞩。

(0)

感述

结茅楚水枫林下,拥膝长吟任此身。

一官系籍逢多病,数口携家食旧贫。

溪圃秋深菊容淡,石田春暖药苗新。

时危献纳思无术,怅望中原伤战尘。

(0)

影梅

薄薄轻云淡淡烟,雪香深处隐姑仙。

清容未肯全相露,为恐炎凉有弃捐。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