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释
- 晨昏:指一天中的早晨和傍晚,通常指僧侣的日常作息时间。
礼法供:指按照宗教或传统规矩进行的祭祀或仪式。
击鼓:古代用于召集人的信号,此处可能指寺庙集会时的仪式。
七众:泛指僧侣群体,可能是七个僧人或者代表七种僧职。
木兰僧:指在木兰寺里的僧人,木兰寺是一个特定的地点。
饭了空声送:僧人吃完饭后,鼓声空洞地回荡,暗示他们可能并未全心投入。
- 翻译
- 清晨黄昏都遵守着仪式法规,敲响鼓声召集七众一起
可笑的是木兰寺中的僧人,吃完饭后只留下空洞的鼓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清晨和黄昏时分僧侣们遵循佛法进行日常仪式的情景。"晨昏礼法供",简洁明了地表达了僧人们在早晚两次重要时刻进行供奉和修行,体现了佛教的规矩和僧侣们的虔诚。"击鼓齐七众"则描绘了僧人们集合在一起,敲响大鼓,召集七众僧人共同参与仪式的庄重场面。
接下来的两句"堪笑木兰僧,饭了空声送"则带有一丝幽默与讽刺。"木兰僧"可能指的是某个僧人在饭后并未真正静心修行,而是草率地完成了仪式,只留下空洞的钟声,让人觉得有些好笑。这句诗暗示了对僧侣们行为规范的轻微批评,提醒他们应当以更专注的态度对待佛法修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日常细节展现了僧侣生活的仪式感,同时也揭示了对僧侣修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的观察。罗仲舒的笔触既严肃又不乏幽默,体现了宋代文人对僧侣生活的独特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过阴山和人韵
阴山千里横东西,秋声浩浩鸣秋溪。
猿猱鸿鹄不能过,天兵百万驰霜蹄。
万倾松风落松子,郁郁苍苍映流水。
六丁何事夸神威,天台罗浮移到此。
云霞掩翳山重重,峰峦突兀何雄雄。
古来天险阻西域,人烟不与中原通。
细路萦纡斜复宜,山角摩天不盈尺。
溪风萧萧溪水寒,花落空山人影寂。
四十八桥横雁行,胜游奇观真非常。
临高俯视千万仞,令人凛凛生恐惶。
百里镜湖山顶上,旦暮云烟浮气象。
山南山北多幽绝,几派飞泉练千丈。
大河西注波无穷,千溪万壑皆会同。
君成绮语壮奇诞,造物缩手神无功。
山高四更才吐月,八月山峰半埋雪。
遥思山外屯边兵,西风冷彻征衣铁。
《过阴山和人韵》【元·耶律楚材】阴山千里横东西,秋声浩浩鸣秋溪。猿猱鸿鹄不能过,天兵百万驰霜蹄。万倾松风落松子,郁郁苍苍映流水。六丁何事夸神威,天台罗浮移到此。云霞掩翳山重重,峰峦突兀何雄雄。古来天险阻西域,人烟不与中原通。细路萦纡斜复宜,山角摩天不盈尺。溪风萧萧溪水寒,花落空山人影寂。四十八桥横雁行,胜游奇观真非常。临高俯视千万仞,令人凛凛生恐惶。百里镜湖山顶上,旦暮云烟浮气象。山南山北多幽绝,几派飞泉练千丈。大河西注波无穷,千溪万壑皆会同。君成绮语壮奇诞,造物缩手神无功。山高四更才吐月,八月山峰半埋雪。遥思山外屯边兵,西风冷彻征衣铁。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9567c693fa243b0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