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成百个字,庭转几遭灯。
寄墨大坛吏,分笺蜀国僧。
为题江寺塔,牌挂入云层。
蜀国(shǔ guó)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一个国家,也用来比喻一个地方的繁荣和富饶。
水笔(shuǐ bǐ)的意思:水笔是指用水作为笔墨的工具,比喻文字流畅、书写优美。
外学(wài xué)的意思:
(1).指太学以外的学校。《宋史·哲宗纪一》:“詔 大寧郡王 以下出就外学。”《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崇宁元年》:“甲戌,詔天下兴学贡士,建外学於国南。”
(2). 东汉 儒生以“六经”为外学。《资治通鉴·汉顺帝永和二年》:“ 扶风 田弱 荐同郡 法真 博通内、外学,隐居不仕,宜加衮职。” 胡三省 注:“ 东都 诸儒以‘七纬’为内学,‘六经’为外学。”
(3).佛教指佛经以外的典籍为外学。 唐 鲍溶 《送僧东游》诗:“风流 东晋 后,外学入僧家。独唱 郢中 雪,还游天际霞。” 宋 王禹偁 《左街僧录通惠大师文集序》:“释子谓佛书为内典,调儒书为外学。”《四库全书简明目录·集部四·<柳塘外集>四卷》:“ 宋 释 道璨 撰。以别有语録,故名外集。 释 氏以佛典为内学,以儒书为外学也。”参见“ 内学 ”。
云层(yún céng)的意思:指云彩堆积的层层叠叠,形容云朵密布的景象。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僧院中专心书写的景象。"夜水笔前澄"表达了夜色如水般清澈,笔下文字也流淌自然,如同溪流一般。"时推外学能"则说明诗人不断向外学习新知识,以增进自己的学问能力。
"书成百个字"显示了诗人的勤奋和专注,即便是在夜深人静的僧院中也未停止笔耕。"庭转几遭灯"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在书写过程中的时光流逝,每次走过庭院,灯火似乎都变换了几遍。
接下来的两句"寄墨大坛吏,分笺蜀国僧"显示了诗人的作品不仅限于个人修养,还通过各种途径与他人分享。"为题江寺塔,牌挂入云层"则是诗人将自己的文字刻录在江边的佛塔上,就像牌匾悬挂在云端,让后来者得以仰望。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学习与创作状态,也反映出他对文化交流和作品传播的重视。同时,通过描写僧院、江寺塔等元素,构建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意象,为读者提供了一片宁静而深远的艺术空间。
旃檀虽有林,并蒂独撩吟。
连理通香观,交跗快盍簪。
璧人仍竞爽,孪子本冲襟。
和鹤胎生意,求凰合后音。
迎风俱绰约,样月共浮沉。
贮岂黄金重,浇宜湛露斟。
无根希世宝,解语旧盟心。
地似唐昌近,花将汉苑寻。
桐君曾未记,神女或潜临。
老我荒斑管,情钟瑞草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