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雒酒十二弟见降羌赴阙》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和 雒 酒 十 二 弟 见 降 羌 赴 阙 宋 /晁 补 之 二 鸟 蒙 恩 岂 有 知 ,车 书 混 一 是 昌 期 。知 君 不 化 伊 川 祭 ,右 倚 门 墙 恐 见 麾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化(bù huà)的意思:不变、不转化
昌期(chāng qī)的意思:指事物的发展、变化时期,也表示事物蓬勃发展的时期。
车书(chē shū)的意思:指行驶的车辆上写的字,比喻言辞直截了当,直抒胸臆。
混一(hùn yī)的意思:指人心不纯,品行不正,行为不端正。
门墙(mén qiáng)的意思:门墙指家门前的墙壁,比喻家庭的财产、利益或家族的声誉。
蒙恩(méng ēn)的意思:指得到别人的恩惠或恩德。
倚门(yǐ mén)的意思:倚门指倚靠在门上,形容人懒散、无所事事或无所作为。
伊川(yī chuān)的意思:指草木茂盛的景象,形容春天或夏天自然界生机勃勃的景象。
一是(yī shì)的意思:表示列举中的第一个,也可表示一个事物的首要因素或条件。
有知(yǒu zhī)的意思:有知表示有知识、有见识、有智慧。
- 翻译
- 两只鸟儿蒙受恩惠怎能知晓,统一车书的时代正到来
我知你不会像伊川祭祀那样固执,担心你会倚靠门墙却看见我离去
- 注释
- 蒙恩:受到恩惠。
车书混一:指国家统一,文化交融。
伊川祭:比喻顽固不化的态度,这里指不愿接受新事物。
麾:指挥的旗帜,这里暗指离去或命令。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和雒酒十二弟见降羌赴阙》中的片段。从内容上看,它似乎描绘了一个场景:两只鸟因为得到了恩惠,可能还不太理解这种恩典,而此时国家正处在民族融合、统一昌盛的时期。诗人以“知君不化伊川祭”表达对友人(或弟弟)的期待,希望他能如同伊川祭祀般接受并融入这个新的时代,但又担心他可能会有所保留,担心他在面临重要抉择时会犹豫不决,如同“右倚门墙恐见麾”,暗示可能会有退缩之意。
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性强,通过鸟类的比喻,寄寓了对国家统一和个人顺应潮流的深沉思考,体现了诗人对时局的观察和对友人的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