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就灯前照,思从镜底收。
云香花唾影,波散雨吹愁。
怀此清如挹,还堪作梦游。
这首诗名为《中秋无月》,是明代诗人范景文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对中秋佳节无月的感慨与思考。
首句“非贪明月好,不愿值中秋”,诗人开门见山地表达了自己并非贪恋明月之美,也无意于在中秋之夜享受月色,而是对当前情境的一种无奈和感慨。接着,“移就灯前照,思从镜底收”两句,诗人将目光转向室内,借灯光和镜子来寄托自己的思绪,试图在暗淡的环境中寻找一丝安慰和寄托。
“云香花唾影,波散雨吹愁”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寥和内心的愁绪。云雾中的香气、花瓣的痕迹仿佛是月光下的幻影,而波浪的散去、雨水的吹拂则象征着愁绪的蔓延和无法排解。这里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凄美而又深邃的意境。
最后,“怀此清如挹,还堪作梦游”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份清冷心境的接纳与欣赏,同时也暗示了一种逃避现实、在梦中寻求慰藉的愿望。整个诗篇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中秋无月时的独特感受和复杂心情,既有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反思,情感真挚,引人深思。
北湖泛空明,移舟泊沧渚。
篙师暗理楫,宛转到深处。
回流抱绝巘,长烟曳轻素。
山明望松雪,湖闇兼云雾。
遥风送管弦,白日无尘土。
皎镜含虚碧,瘴烟跕飞羽。
高冢空累累,昔时卿相墓。
郴州颇凉冷,沧洲有奇趣。
逐客久憔悴,世途多礼数。
孤影空相随,不知从此去。
终朝对樽酒,况复天景暮。
乐罢不无悲,却寻故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