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敏如上人还匡山》
《送敏如上人还匡山》全文
明 / 李孙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衲子浮江返,还疑受钵年。

空忘物役到处人天

尘梦吾增感,真如性所便。

应知无去住,别尔但茫然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尘梦(chén mèng)的意思:指人生的梦幻和虚幻的事物。

到处(dào chù)的意思:四处,各个地方

空忘(kōng wàng)的意思:空忘指的是心思不在,健忘失忆的状态。

茫然(máng rán)的意思:形容心神迷惘,不知所措。

衲子(nà zǐ)的意思:指出家人、和尚,也泛指僧人或尚未剃度为僧的人。

去住(qù zhù)的意思:指人的行动或言语态度,迅速果断,毫不犹豫。

人天(rén tiān)的意思:指人与天地之间的关系,表示人类与自然界的紧密联系。

物役(wù yì)的意思:物役指的是物品的使用和维护。在成语中,物指物品,役指使用和维护。

有人(yǒu rén)的意思:表示某个地方有人存在,或某个事件有人参与、有人知道。

真如(zhēn rú)的意思:真实的样子或本来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僧人敏如上人返回匡山的情景,充满了禅意和哲理。

首句“衲子浮江返”,以“衲子”指代僧人,生动地描绘了敏如上人乘舟渡江,返回修行之地的场景。“还疑受钵年”,诗人想象着敏如上人仿佛回到了初受戒时的岁月,表达了对僧人修行生涯的感慨。

接着,“观空忘物役,到处有人天”,进一步展现了僧人的内心世界。通过“观空”达到忘却世俗杂念的状态,无论身处何地,都如同置身于佛国净土之中,体现了佛教中“心净则国土净”的思想。

“尘梦吾增感,真如性所便”,诗人借敏如上人之口,表达了对世间虚幻与真实之间的深刻感悟。在僧人看来,所有的梦境都是虚妄的,唯有遵循“真如”本性,才能获得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最后,“应知无去住,别尔但茫然”,诗人预示着敏如上人将不再为去留所困扰,因为在他心中已无所谓的去处与归宿。与友人的离别虽令人感伤,但在僧人眼中,这不过是暂时的分别,最终会重逢在佛国的彼岸。

整首诗通过对敏如上人返回之路的描绘,以及对其内心世界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佛教哲学中的空灵与超脱,同时也蕴含了对友情与离别的深沉思考。

作者介绍

李孙宸
朝代:明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猜你喜欢

次韵苏翰林送黄师是赴两浙

昔见君纳妇,今见君抱孙。

先公力种德,子合大其门。

何为亦如我,有抱不得言。

峥嵘胸中气,默默自吐吞。

谁如东坡老,感激论元元。

欲将洛阳裘,尽盖江湖村。

既系海若颈,又鞭江胥魂。

意令仰天民,不隔顶上盆。

我独乞禅床,一气中夜存。

(0)

秋晚

鸟栖林已静,门掩吏家归。

黄叶雨中尽,鸣虫霜后微。

尘凝经暑扇,貂敝早寒衣。

赖有清尊酒,山炉彻夜围。

(0)

分冬

莫惊人事浮云变,且作吾侪饱饭行。

白首分冬聊自劝,江城今夜一阳生。

(0)

嘉禾百咏·其四十三乐郊亭

竹下清风好,时来挂幅巾。

待逢田叟问,知是乐郊人。

(0)

嘉禾百咏·其七天星河

拍岸浮春渌,菰蒲四远生。

网罗人不到,鱼鸟亦忘情。

(0)

更漏子

杜陵春,秦树晚。伤别更堪临远。南去信,欲凭谁。

归鸿多北归。小桃枝,红蓓发。今夜昔时风月。

休苦意,说相思。少情人不知。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