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鸬鹚·其二》
《咏鸬鹚·其二》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大方怜汝,身微亦系人。

常随孤桨去,不与众毛亲。

潮落愁空坦,鱼寒隐夜津。

宁啼杜鹃血,飞过万山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与(bù yǔ)的意思:不互相交流或接触

常随(cháng suí)的意思:经常跟随、常常相伴

大方(dà fɑng)的意思:指人的言行得体、大度,不拘小节,不计较小事。

杜鹃(dù juān)的意思:比喻嘴巴不正直或说话不可靠。

鹃血(juān xuè)的意思:指不正当的手段或残忍的行为。

杜鹃血(dù juān xuè)的意思:指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不择手段,甚至不惜伤害自己的亲人朋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鸬鹚的形象与生活状态,充满了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情感。诗中以鸬鹚自喻,表达了诗人虽身处低微却心怀大志,渴望得到理解与怜悯的情感。

首句“欲大方怜汝”,诗人以第三人称“汝”指代鸬鹚,表达了希望有人能理解并怜悯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望。接着,“身微亦系人”一句,点明了诗人虽然地位卑微,但依然牵挂着他人,体现了其高尚的情操和对他人的关怀。

“常随孤桨去,不与众毛亲”两句,形象地描绘了鸬鹚的生活习性。它们常常独自跟随小船出海,远离人群,象征着诗人追求独立与自由的精神,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

“潮落愁空坦,鱼寒隐夜津”则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营造了一种孤独与寂寞的氛围。潮水退去后,水面显得空旷而平坦,夜晚的渔港也因寒冷而显得寂静,这些意象都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

最后,“宁啼杜鹃血,飞过万山春”一句,以杜鹃啼血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即使面对困难与挫折,也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勇敢地飞越重重困难,追求心中的春天。这一句充满了坚韧不拔的精神,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乐观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鸬鹚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自身的感情与思考,展现了其独特的人生态度和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杂咏七言十首·其十

读书十行目俱下,上树百回心尚孩。

君看大年与永叔,当日皆从童子来。

(0)

杂兴十首·其四

不肯弹冠起,俄从折简招。

虽然舐丹药,未免悔青苗。

(0)

华严寺逢旧苍头

曾向丛林寄幅巾,十年尘涴卧云身。

侍琴童子长于竹,去礼山僧作主人。

(0)

立春七首·其四

禅榻惟梅亲纸帐,村沽以草塞瓷瓶。

老癃颇怪牛头赤,儿女争看柳眼青。

(0)

下蜀驿

幄殿荒凉屋欠扶,绍兴遗老故应无。

旧来曾识高皇帝,尚有庭前柳一株。

(0)

二月二十日再锁宿四绝·其一

角门闭了晓方开,坐撚霜髭尽雪灰。

纵有浩然堪共直,法严不敢唤渠来。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