欹枕背灯眠,月和残梦圆。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逼人(bī rén)的意思:形容人的气势、压力、威势等强大而令人感到压迫的状态。
残梦(cán mèng)的意思:指梦境中的幻觉或虚幻的事物。
翠箔(cuì bó)的意思:形容山水等景色美丽、瑰丽。
风露(fēng lù)的意思:指春天的风和露水,比喻时光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蛩吟(qióng yín)的意思:形容声音低沉、悲哀的吟唱声。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唧唧(jī jī)的意思:形容小声细语或哭泣声音。
阑干(lán gān)的意思:指没有任何收入或财物,一无所有的状态。
起来(qǐ lái)的意思:表示行动、活动、起床等动作或状态的开始。
秋声(qiū shēng)的意思:指秋天的声音,比喻悲凉、寂寞的声音。
人风(rén fēng)的意思:指人们的风气和态度。
梧桐(wú tóng)的意思:比喻友谊深厚或感情深挚。
萧索(xiāo suǒ)的意思:形容寂寞冷落、凄凉无人的景象。
- 注释
- 秋声:秋天的声音,指秋风吹动树叶和虫鸣声。
乍起:突然开始。
梧桐:一种落叶乔木,古人常用来象征秋天。
落:落下。
蛩吟:蟋蟀的叫声。
唧唧:形容虫鸣声。
萧索:凄凉、冷清。
欹枕:斜倚着枕头。
背灯:背对着灯光。
残梦:未完成的梦。
圆:圆满,这里形容月光与梦境的融合。
钩翠箔:拉起绿色的窗帘。
寒砧:寒冷季节用来捣衣的砧板声,代指远方的砧声。
作:发出。
阑干:栏杆。
逼人:直逼人来,让人感到。
风露寒:清冷的风和露水。
- 翻译
- 秋意初起,梧桐叶落下,蟋蟀的鸣叫更显凄凉。
我斜靠枕头,背对着灯光入睡,月光与未完的梦境相映成圆。
醒来后,我拉起绿色的窗帘,远处传来阵阵寒砧声。
独自倚在栏杆上,清冷的风露直逼肌肤。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静谧与凉意。首句“秋声乍起梧桐落”展现了秋天特有的景象,梧桐叶随风而落,发出悦耳的声音,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郁气氛。紧接着,“蛩吟唧唧添萧索”则从声响上加深这种季节感,蟋蟀的鸣叫与秋天的萧瑟相得益彰。
中间两句“欹枕背灯眠,月和残梦圆”表现了诗人在这宁静夜晚中的悠然情境。躺在床上,背对着灯光,沉浸在由月色柔和的睡意与未醒的梦境中。
后两句“起来钩翠箔,何处寒砧作”则是诗人从睡梦中惊醒,起来整理窗棂,外面传来了远处的砧板声,似乎在提醒着某种即将到来的冷清气息。
最后,“独倚小阑干,逼人风露寒”中,诗人孤独地依靠在栏杆边,迎面而来的是秋夜中的凉意与湿润的露水,让人感到一种凄清感。
整首诗通过对秋声、蛩鸣、梦境、月色等元素的细腻描绘,传递出了一种淡远幽深的情怀和对孤寂之美的独特领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