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甑山诗》
《游甑山诗》全文
南北朝 / 庾肩吾   形式: 古风

平子去已久,馀风今复追。

未必春草王孙不归

路高村反出,林长鸟更稀。

云间石起,秋叶下山飞。

西河方阅训,讵得解朝衣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归(bù guī)的意思:不返回;不回来

朝衣(cháo yī)的意思:指早晨穿的衣服,也比喻一天的开始。

春草(chūn cǎo)的意思:指在春天生长的草,比喻年轻的人或事物。

得解(de jiě)的意思:指得到解释或理解。

讵得(jù de)的意思:难以得到,不易获得

秋叶(qiū yè)的意思:指人的离去或事物的消散,比喻人世间的短暂和无常。

王孙(wáng sūn)的意思:指王子和公子,也用来形容家族显贵的后代。

未必(wèi bì)的意思:不一定,可能不

西河(xī hé)的意思:指两个相距甚远的地方。

下山(xià shān)的意思:下山指从山上下来,比喻摆脱困境、解决问题或者结束某种状态。

游春(yóu chūn)的意思:指春天时人们外出游玩、观赏春景。

云间(yún jiān)的意思:指高山之间的云雾弥漫,形容风景优美、宜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甑山时所见的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联“平子去已久,馀风今复追。”以“平子”暗指已逝的先贤或古人,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先贤精神的追慕。接着“未必游春草,王孙自不归。”则以典故“王孙”比喻隐居或远离尘嚣的人,暗示即便春草繁茂,也难以唤回那些不愿归来的隐士之心。

颔联“路高村反出,林长鸟更稀。”描绘了一幅山路蜿蜒、村庄隐现、林木苍翠、鸟鸣稀疏的画面,展现了登山过程中的独特景象,同时也寓含着人生的曲折与孤独。

颈联“寒云间石起,秋叶下山飞。”进一步渲染了秋季山间的氛围,寒云与岩石相映成趣,落叶随风飘舞,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季节变换,也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变幻。

尾联“西河方阅训,讵得解朝衣。”提到西河的训导,可能是指某种道德或学问的教诲,与“解朝衣”形成对比,暗示了诗人对世俗官场的厌倦,向往一种更为纯粹、自由的生活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个人生活态度的反思,体现了南北朝时期文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作者介绍
庾肩吾

庾肩吾
朝代:南北朝   字:子慎   籍贯:南阳新野(今属河南省)   生辰:487-551

庾肩吾(487年—551年),字子慎。原籍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中国南朝梁代文学家、书法理论家。《隋书·经籍志》载有《梁度支尚书庾肩吾集》10卷,但李贺已经感叹不得见其遗文(李贺《还自会稽歌序》)。明代张溥辑有《庾度支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猜你喜欢

初夏六首·其六

霹雳疑天裂,霶?剧海翻。势来能许怒,事过了无痕。

朱已泥樱核,青还茁韭根。

晚晴听人说,溪涨近城门。

(0)

初夏

忽复荒山唤子规,来归已是腊残时。

人穷怕老吾何愧,夏浅胜春古有诗。

草靸纻衫并竹扇,石榴罂粟又戎葵。

猫生三子将踰月,卧看跳嬉亦一奇。

(0)

次韵谢夏自然见寄四首·其四

士气兼文脉,湮微复几年。

浅肤专徇俗,高亢类谈禅。

春动霆声起,云开月体全。

古人方册在,达者以心传。

(0)

次韵邵君以容名斋二首·其一

细读来诗窥所学,忘机忍事用功深。

远同随笔洪公号,妙得吟窝邵子心。

怀抱春浓重酝酒,语言渊嘿绝弦琴。

我能容物天容我,无是无非镇似今。

(0)

次韵沈茂实小园偶书·其二

秋风粳稻又尝新,续食年年肯济贫。

远学佺期响□□,近同东老致仙人。

贵公勋业一杯水,俗子面颜三斛尘。

流火授衣诵豳什,戒寒深恐雁来宾。

(0)

次韵邓善之书怀七首·其六

以逊而绵者,居然古性情。

温恭瞻道貌,响浪听心声。

施药痊诸病,留田与后耕。

日予拜嘉惠,欲报乏连城。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