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野 渡 风 烟 图 宋 /陈 造 画 师 毫 素 筌 蹄 ,波 光 野 色 凄 迷 。舟 舣 树 阴 欲 动 ,鱼 惊 帆 影 应 低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波光(bō guāng)的意思:指水面上的光泽,也比喻美好的景色。
帆影(fān yǐng)的意思:帆影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船帆的倒影。比喻事物的形象或影响。
毫素(háo sù)的意思:形容言辞极其准确,毫不含糊。
画师(huà shī)的意思:在作品或计划的关键部分加上精彩的点缀,使之更加完美。
惊帆(jīng fān)的意思:惊动帆船,形容风势猛烈。
凄迷(qī mí)的意思:形容非常悲伤、迷茫。
筌蹄(quán tí)的意思:形容人行动不自由,受到限制。
树阴(shù yīn)的意思:指树木的阴凉处。
野色(yě sè)的意思:指自然界中的美丽景色,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容貌或风采。
- 翻译
- 画家在洁白的画布上挥洒笔墨,描绘出野外波光与景色的迷离。
小船停靠在树荫下,似乎微风吹过,连鱼儿都受惊,帆影也因此显得更低沉。
- 注释
- 毫素:洁白的画布,指画家作画的工具和材料。
筌蹄:筌是捕鱼的竹器,蹄指马蹄,这里泛指绘画工具。
波光:水面反射的光,形容水的动态美。
野色:野外的景色,自然风光。
舣:停船靠岸。
树阴:树下的阴影。
鱼惊:鱼儿因受到惊吓而游动。
帆影:船帆在水中的倒影。
应低:因为鱼惊,帆影看起来更低。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动态的野外渡口画面。"画师毫素筌蹄",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画家在洁白的画纸上挥洒,仿佛捕捉住了自然的足迹和生灵。"波光野色凄迷",通过波光粼粼的水面和朦胧的田野景色,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或静谧的诗意。
"舟舣树阴欲动",诗人注意到小船停靠在树荫下,似乎树影的微动预示着风的吹拂,暗示了画面的生动与自然的微妙变化。"鱼惊帆影应低",进一步描绘了细节,鱼儿因船的动静而受惊,连带使得帆影也显得更低矮,这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立体感,也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幕。
整体来看,陈造的《题野渡风烟图》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场景,将画中之景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眼前,让人仿佛置身于那风烟笼罩的野外渡口,感受到那份宁静与生动并存的韵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河中通判朱郎中迎母东归
綵衣东笑上归船,莱氏欢娱在晚年。
嗟我白头生意尽,看君今日更悽然。
夏日雨霁郊行次韵刘春卿
皇天久不雨,既雨晴亦好。
食已得从容,偕行石城道。
桑麻光似泼,山林净如澡。
苍苔长绿发,嫩竹摇翠葆。
离离实攒椅,蔌蔌花褪枣。
风梢水中蒲,烟叶湖外草。
新秧良可喜,勃然见兴槁。
老农竞耘耔,出作恨不早。
谁家列午饷,蔬笋杂鲜薧。
田头立妇子,柳下坐翁媪。
宁能择丰甘,放箸等一扫。
旁观犹快意,想见慰倾倒。
嗟予少力穑,自取宦游恼。
何当赋归来,须发已华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