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附舶船送荔子》
《附舶船送荔子》全文
宋 / 汪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千里云飘破浪开,使君知道荔枝来。

未尝玉井醍醐味,先看金盘火齐堆。

肯作浪题霜后橘,聊同驰寄陇头梅。

到头应遣纤纤手,笑擘轻红酒杯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到头(dào tóu)的意思:表示事情或情况达到了最终的状态或结果。

火齐(huǒ jì)的意思:形容火势旺盛,燃烧得很旺。

金盘(jīn pán)的意思:形容非常珍贵或重要的东西。

酒杯(jiǔ bēi)的意思:指酒杯中的酒,也比喻饮酒的场合。

荔枝(lì zhī)的意思:指事物的内外不相称、不协调,形容事物的外表与内在状况不一致。

陇头(lǒng tóu)的意思:陇头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处于领先地位或是最重要的位置。

破浪(pò làng)的意思:冲破波浪,突破困难。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轻红(qīng hóng)的意思:形容脸色红润而轻盈的样子。

使君(shǐ jūn)的意思:指能够任用、派遣的官员或人才。

醍醐(tí hú)的意思:指最好的、最精华的东西。

未尝(wèi cháng)的意思:从来没有尝过,表示从未经历过某种事物或感受。

纤纤(xiān xiān)的意思:形容细小、细长、纤细。

纤手(qiàn shǒu)的意思:纤细的手指,形容女子手指柔软细长。

玉井(yù jǐng)的意思:指美丽的泉水,比喻优秀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

知道(zhī dào)的意思:了解、明白某事物的意义或情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远方的荔枝通过海船送到眼前的情景,充满了对荔枝的期待与赞美之情。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荔枝的珍贵与独特风味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句“千里云飘破浪开”,以壮阔的海上景象起笔,形象地描绘出荔枝从遥远之地乘风破浪而来的情景,既展现了运输的艰辛,也暗示了荔枝的稀有与珍贵。接下来,“使君知道荔枝来”一句,点明了荔枝的到达,同时也暗含了地方官员对荔枝的重视与欢迎。

“未尝玉井醍醐味,先看金盘火齐堆”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和对比,将荔枝比作玉井之中的醍醐,既突出了荔枝的甜美,又强调了其色泽的诱人。而“金盘火齐堆”则生动地描绘了荔枝在盘中排列的壮观景象,仿佛火焰般燃烧着的红色果实,令人垂涎欲滴。

“肯作浪题霜后橘,聊同驰寄陇头梅”两句,通过对比,进一步凸显了荔枝的独特之处。霜后橘和陇头梅虽也是佳果,但与荔枝相比,似乎略逊一筹。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荔枝的特别喜爱与珍视。

最后,“到头应遣纤纤手,笑擘轻红喔酒杯”两句,以细腻的情感收尾。想象着有人轻轻掰开荔枝,露出那轻红的果肉,然后举杯畅饮,享受这份来自远方的美味。这一场景充满了生活情趣,也体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惜。

整首诗通过对荔枝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风味与价值,也蕴含了对远方友人情谊的深厚情感,以及对生活美好瞬间的向往与珍惜。

作者介绍

汪藻
朝代:清

猜你喜欢

伤竹三首·其一

嫩箨新移不耐吹,狂风拜舞久离披。

归来欲把墙高筑,不是嫌他冷眼窥。

(0)

泷江谒六一公

总谓文章真可恃,泷江阡草亦离离。

闲来岁月看谁惜,老去青山是故知。

霄汉有情终晰历,尘埃何处不糠秕。

今朝匹马沙溪路,却怪荒塍枕断狮。

(0)

水松

青松谁剪水云边,梦入频惊逸史眠。

龙起乍疑摩碧汉,鹤归犹自认南阡。

栽来丹井还依旧,老去青溪不记年。

逸响久留贞白赏,幽窗流韵叶冰弦。

(0)

观澜

云开山晓色,风静鸟啼音。

物意含春意,渊深似道深。

(0)

挽劳封君

我爱君家江上洲,十年两度维扁舟。

蹉跎记得旧时事,梦中筑室临清流。

醒来怅望复长笑,笑问虚空曾点头。

山僧意中知有翁,翁也知有山僧否。

生平妄想类如此,法界惟心聊复尔。

欲识祗园老主人,咫尺白云千万里。

主人满盛能持盈,主人富贵能知止。

主人有子皆儒官,主人拜命垂青紫。

室中綦缟齐孟光,绕膝孙曾列雁行。

晚年行乐在山水,乘兴扶筇入醉乡。

醉乡高枕日西夕,蓬莱仙侣遥相将。

一朝羽化御风去,红尘回首空茫茫。

嗟哉,人生百岁如朝露,少壮几何忽迟暮。

陈仓有粟须饭僧,布地还应作檀度。

前人遗泽先遗安,后人种德如种树。

思翁愿了未了缘,笑指河洲在烟雾。

(0)

夜雨怀傅陈二子二首·其一

风雨同床定赋诗,诗中定话苦相思。

老僧恨不冲泥过,只恐天晴又别之。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