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出居庸上,窥关若井中。
水声千尺落,林响万山同。
这首诗描绘了居庸关的壮丽景色与历史沧桑。开篇“岭出居庸上,窥关若井中”,以高耸的山岭和居庸关的险峻形象入笔,仿佛从井中窥视关隘,营造出一种深邃而神秘的氛围。接着,“水声千尺落,林响万山同”两句,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居庸关周围环境的雄伟与宁静并存,千尺之水落下,林间的回响在万山间共鸣,形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
“地许孤城扼,天教一骑通”则进一步揭示了居庸关的战略地位,它如同一道天然的屏障,护卫着通往中原的要道,即便是天意也赋予了它这样的使命。最后一句“悲风吹不尽,战血染沙红”将视角拉回到历史的长河中,表达了对过往战争的沉痛回忆,悲风虽吹不尽,但战场上的鲜血却永远铭记在心,红色的沙土见证了无数英雄的牺牲与奋斗。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居庸关的自然景观,更深刻地反映了其作为军事要塞的历史意义,以及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
因风吹活,带月飞归,向曲廊停住。
黄昏深院,帘卷了、萼绿华来何暮。
玉环身世,只一片、秋魂难诉。
正有人、睡起呼茶,认是惺忪花语。
飞琼巧夺灵芸,看竟体生香,凡鸟应妒。
芳心未忏,罗扇底、谁念心经教与。
夜凉成梦,尽消受、画栏清露。
嘱付伊、豆子红时,把相思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