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实上人还东林时余亦买舟东下四首·其一》
《送实上人还东林时余亦买舟东下四首·其一》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六言诗  押[尤]韵

世事但堪眼见此生何殊梦游

未倩青山掩骨,且牵黄衲蒙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此生(cǐ shēng)的意思:指一生、一世、终身。表示此生的时间范围,强调某种情感或决心将会贯穿整个人生。

何殊(hé shū)的意思:没有什么不同,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梦游(mèng yóu)的意思:指在梦中行走,形容人在精神恍惚、不清醒的状态下行动。

牵黄(qiān huáng)的意思:指牵引、牵连别人的事情,使其受到牵连或受到牵累。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世事(shì shì)的意思:指世间的事情、事物。

眼见(yǎn jiàn)的意思:亲眼看到的事实或现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的《送实上人还东林时余亦买舟东下四首(其一)》中的第一首。诗中以深沉的哲理和淡泊的情怀,表达了对人生世事的深刻思考与对佛教禅宗思想的领悟。

“世事但堪眼见,此生何殊梦游。”这两句开篇即道出了人生的虚幻与短暂。世间的一切纷扰与变迁,仿佛一场梦境,让人难以捉摸其真谛。诗人以“眼见”与“梦游”相对比,强调了人生经历的虚无感,以及对现实世界的一种超脱态度。

“未倩青山掩骨,且牵黄衲蒙头。”后两句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生死的看法。他并未祈求青山掩埋自己的遗骨,而是选择以黄衲为衣,象征着对佛教修行的坚持与对简朴生活的追求。这里,“青山掩骨”与“黄衲蒙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代表了传统的死亡观念和对自然的归宿,后者则是对佛教修行者生活方式的描绘,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与对精神自由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生死及佛教修行的独到见解,既富含哲理,又不失情感的细腻表达,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无题

一字偶然拈佛号,须当漱口一千年。

非关世道人情薄,自是生辰命运偏。

赠尔镂金重叠钏,荐之约指一双莲。

从今莫问崔罗什,海雁江鳞各有天。

(0)

新月

远望云山暮霭浮,初生纤魄挂南楼。

树头宿鸟惊弓影,水面游鱼怯钓钩。

淡淡画眉微有恨,深深学拜便含愁。

广寒风动银河浅,罗袜新裁夜出游。

(0)

闻雁

一字横排筝柱来,声声似拨楚弦哀。

愿为羽翼偕飞去,纵遇高峰誓不回。

(0)

秋日楼居

高楼一骋望,秋林何冥冥。

金飙飒然来,拂拂吹轩楹。

严霜凋蕙草,竹根莎鸡鸣。

落日凄以黄,照此朱槿荣。

房栊郁窈窕,芳树纷葱菁。

低枝触锦瑟,泠然激清声。

境寂意自惬,虑淡心寡营。

因悟静者远,而多遗世情。

(0)

送别

落叶枫林两岸秋,曾于南浦动离愁。

只今一片江头月,不照归舟照去舟。

(0)

落叶

秋声一夜撼林柯,极目江潭凄怆多。

北雁已辞边塞月,西风初起洞庭波。

飘零愁结兰成赋,摇落深悲宋玉歌。

忽忆故交征棹远,翻飞如叶度关河。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