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留题长平驿》
《留题长平驿》全文
金 / 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秦赵均为失霸图,起何残忍括何愚。

杀降未见无祸者,累将其能有种乎。

日暮悲风丹水夜深寒月照头颅

快心千载杜邮剑,人所诛耶鬼所诛。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霸图(bà tú)的意思:指一个人或者一个势力占据权力,掌握大权,统治一方。

悲风(bēi fēng)的意思:形容悲伤凄凉的风声。

残忍(cán rěn)的意思:指对人或动物极为残酷、不仁慈的行为或态度。

丹水(dān shuǐ)的意思:丹水是指红色的水,比喻文采或才华出众的人。

杜邮(dù yóu)的意思:杜绝、禁止邮寄

快心(kuài xīn)的意思:指心情愉快、满意的状态。

能有(néng yǒu)的意思:有能力、有才华、有能耐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日暮(rì mù)的意思: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也比喻事情接近尾声或即将结束。

头颅(tóu lú)的意思:头部,脑袋。

夜深(yè shēn)的意思:指夜晚时间已经很深,表示时间已经很晚了。

有种(yǒu zhǒng)的意思:指有勇气、有胆量、有魄力。

鉴赏

这首诗《留题长平驿》以金代诗人梁?的笔触,深刻地探讨了历史上的长平之战,通过对秦赵两国决策者的残忍与愚蠢进行批判,揭示了战争带来的悲剧性后果。诗中提到“秦赵均为失霸图”,暗示了两国在争霸道路上的激烈竞争,然而这种竞争最终导致了无辜生命的丧失和国家的衰败。

“起何残忍括何愚”一句直指战争发起者的残酷与愚蠢,强调了决策失误对国家和人民的巨大伤害。“杀降未见无祸者”则进一步指出,即便是对投降的敌人也未能避免灾难,体现了战争的非正义性和残酷性。“累将其能有种乎”表达了对战争领导者能力与道德的质疑,暗示了他们的行为可能并非出于明智或正义。

后半部分“日暮悲风噎丹水,夜深寒月照头颅”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渲染出战争带来的悲痛与哀伤。而“快心千载杜邮剑,人所诛耶鬼所诛”则表达了对千古流传的悲剧的感慨,以及对战争中无辜生命逝去的深切同情,同时也暗示了历史对战争的审判,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都难以逃脱谴责。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事件的独到见解,以及对人性、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梁?
朝代:金

猜你喜欢

宫词·其八十五

沈香亭子傍池斜,夏日巡游歇翠华。

帘畔玉盆盛净水,内人手里剖银瓜。

(0)

送殿中杨监赴蜀见相公

去水绝还波,泄云无定姿。

人生在世间,聚散亦暂时。

离别重相逢,偶然岂定期。

送子清秋暮,风物长年悲。

豪俊贵勋业,邦家频出师。

相公镇梁益,军事无孑遗。

解榻再见今,用才复择谁。

况子已高位,为郡得固辞。

难拒供给费,慎哀渔夺私。

干戈未甚息,纪纲正所持。

泛舟巨石横,登陆草露滋。

山门日易久,当念居者思。

(0)

赠桂林友人

君家桂林住,日伐桂枝炊。

何事东堂树,年年待一枝。

(0)

王浚墓下作

人间无阿童,犹唱水中龙。

白草侵烟死,秋梨绕地红。

古书平黑石,袖剑断青铜。

耕势鱼鳞起,坟科马鬣封。

菊花垂湿露,棘径卧乾蓬。

松柏愁香涩,南原几夜风。

(0)

董公诗

谁主东诸侯,元臣陇西公。

旌节居汴水,四方皆承风。

在朝四十年,天下诵其功。

相我明天子,政成如太宗。

东方有艰难,公乃出临戎。

单车入危城,慈惠安群凶。

公谓其党言,汝材甚骁雄。

为我帐下士,出入卫我躬。

汝息为我子,汝亲我为翁。

众皆相顾泣,无不和且恭。

其父教子义,其妻勉夫忠。

不自以为资,奉上但颙颙。

公衣无文采,公食少肥浓。

所忧在万人,人实我宁空。

轻刑宽其政,薄赋弛租庸。

四郡三十城,不知岁饥凶。

天子临朝喜,元老留在东。

今闻扬盛德,就安我大邦。

百辟贺明主,皇风恩赐重。

朝廷有大事,就决其所从。

海内既无虞,君臣方肃雍。

端居任僚属,宴语常从容。

翩翩者苍乌,来巢于林丛。

甘瓜生场圃,一蒂实连中。

田有嘉谷陇,异亩穗亦同。

贤人佐圣人,德与神明通。

感应我淳化,生瑞我地中。

昔者此州人,但矜马与弓。

今公施德礼,自然威武崇。

公其共百年,受禄将无穷。

(0)

玉台体十二首·其九

昨夜裙带解,今朝蟢子飞。

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