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玉(bái yù)的意思:形容品质高尚、纯洁无瑕。
兵甲(bīng jiǎ)的意思:指战士穿戴战甲,准备上战场。比喻做好充分准备,迎接困难和挑战。
宠盛(chǒng shèng)的意思:形容得到宠爱或重视,地位显赫。
东平(dōng píng)的意思:平和、安宁
伏波(fú bō)的意思:指屈服于强者,低头认输。
公论(gōng lùn)的意思:公开讨论问题,达成共识。
画像(huà xiàng)的意思:指人物的形象或事物的外貌。
黄金(huáng jīn)的意思:指黄金这种贵重的金属,也可用来比喻非常宝贵、珍贵的事物。
椒房(jiāo fáng)的意思:指官宦人家的妻子,也用来形容高贵的女子。
金铄(jīn shuò)的意思:金铄是一个形容词,意为金子的光泽明亮。
楼船(lóu chuán)的意思:楼船是指高大华丽的船只,也可指高楼大厦。
马伏(mǎ fú)的意思:指原本傲视群众、威风凛凛的人或事物,突然间卑躬屈膝,顺从低下。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祠堂(cí táng)的意思:祠堂是指供奉祖先或先贤的庙宇。
铜柱(tóng zhù)的意思:比喻坚固不倒的支撑物或人。
烟萝(yān luó)的意思:烟雾弥漫的样子
薏苡(yì yǐ)的意思:薏苡是指一种古老的谷物,也可以用来比喻品德高尚、心地纯洁的人。
英雄(yīng xióng)的意思:指勇敢、有胆识、有才干的人。
郁郁(yù yù)的意思:形容草木茂盛或心情忧郁
越绝(yuè jué)的意思:超越一切,无与伦比
云台(yún tái)的意思:云台原指高山上的云雾,后来比喻高耸的台阶。成语“云台”常用来形容建筑物高大宏伟。
- 鉴赏
此诗《谒伏波庙》由明代诗人梁景先所作,通过祠堂的景象与历史人物马伏波的关联,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与感慨。
首联“祠堂郁郁锁烟萝,忆昔英雄马伏波”,描绘了祠堂内郁郁葱葱的景象,仿佛在诉说着往昔英雄马伏波的故事。马伏波,即马援,汉代名将,以其忠诚勇猛和卓越的军事才能闻名。此处以“锁烟萝”形容祠堂的静谧与庄重,暗示着对英雄的怀念与敬仰。
颔联“铜柱勒名留越绝,楼船兵甲下牂牁”,进一步描述了马伏波的历史功绩。铜柱勒名,指的是马援在南征北战中立下的赫赫战功,其名字被刻在铜柱上,成为后人铭记的标志。牂牁,古代地名,位于今贵州一带,马援曾率军南征至此,留下英勇事迹。这两句通过具体的史实,展现了马伏波的英勇与功勋。
颈联“谗丛薏苡黄金铄,宠盛椒房白玉讹”,则转而表达了对马伏波命运的感慨。薏苡,一种植物,常用来比喻无辜受冤之人。这里借薏苡喻指马伏波因被诬陷而遭受的不公正待遇。黄金铄、白玉讹,则形象地描绘了权贵的贪婪与人心的险恶,暗示了马伏波虽有功于国家,却最终未能善终的命运。
尾联“一笑东平恰画像,云台公论意如何”,以东平之事作为对比,东平是马伏波的封地,此处用以强调马伏波的功绩与影响。云台,汉代皇帝为表彰功臣而设立的纪念场所。这一联表达了对马伏波功绩的肯定以及对其命运的深思,同时也提出了一个疑问: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们对马伏波的评价究竟如何?
整首诗通过对祠堂景象的描绘、历史事件的回顾以及对人物命运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马伏波及其历史功绩的深切缅怀,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公正性的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太和公主和蕃
北路古来难,年光独认寒。
朔云侵鬓起,边月向眉残。
芦井寻沙到,花门度碛看。
薰风一万里,来处是长安。
早春寄岳州李使君李善棋爱酒情地闲雅
城高倚峭巘,地胜足楼台。
朔漠暖鸿去,潇湘春水来。
萦盈几多思,掩抑若为裁。
返照三声角,寒香一树梅。
乌林芳草远,赤壁健帆开。
往事空遗恨,东流岂不回。
分符颍川政,吊屈洛阳才。
拂匣调珠柱,磨铅勘玉杯。
棋翻小窟势,垆拨冻醪醅。
此兴予非薄,何时得奉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