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谷寺如井,满山泉可池。
林暄蝉噪早,沙冷笋生迟。
又见老僧说,此中兰最奇。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著在宋朝时期的剡中明心寺所见所感。首句"尘劳一笑非"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烦恼的超脱和淡然,他在这里找到了片刻的宁静。"忽此坐多时"则写出诗人沉浸在这份静谧中的时间之长。
接下来,诗人以生动的比喻描绘寺庙周围的环境:"当谷寺如井,满山泉可池",形象地刻画出山谷中的寺庙深邃而静谧,仿佛是一个天然的井,而山间的泉水丰富充足,可供人沐浴或饮用。这体现了自然与禅意的和谐统一。
"林暄蝉噪早"描绘了夏日清晨,树林中蝉鸣声声,热闹而充满生机,与前文的寂静形成对比,增添了季节的气息。"沙冷笋生迟"则写出了山间沙地的清凉,以及春笋生长的缓慢,暗示了时光的流转。
最后,诗人通过与老僧交谈,得知寺中的兰花最为奇特,"此中兰最奇"既赞美了自然之美,也暗含了佛法的微妙与不凡。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禅意生活的欣赏和对自然景观的赞叹。
小船儿,双去橹。红湿海棠雨。
燕子归时,芳草暗南浦。
自从翠袖香消,明珰声断,怕回首、旧寻芳处。
向谁语。可怜金屋无人,冷落凤箫谱。
翠入菱花,蛾眉为谁妩。
断肠明月天涯,春风海角,恨不做、杨花飞去。
十年为客上长安,人指冰山不会寒。
开口尽言投老易,到头只是挂冠难。
低栖屋宇居常稳,巧小园池坐尽宽。
别有前溪鱼可钓,也须栽竹傍栏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