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彩翠(cǎi cuì)的意思:形容色彩鲜艳的宝石或鸟羽毛。
船头(chuán tóu)的意思:指船的前部,也用来比喻事物的前端或领头人。
九峰(jiǔ fēng)的意思:形容山峰高耸、层峦叠嶂。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暮雨(mù yǔ)的意思:指在傍晚或黄昏时下的雨。也用来比喻最后的希望或最后的机会。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啼明(tí míng)的意思:在黎明时分开始哭泣,表示悲伤或困惑。
头彩(tóu cǎi)的意思:指在竞赛或比赛中获得第一名或最高荣誉的奖项。
巫山(wū shān)的意思:指事情已经发生或已经达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
虚语(xū yǔ)的意思:
(1).假话;空话。《列子·周穆王》:“古之真人,其觉自忘,其寝不梦,几虚语哉。” 汉 邹阳 《狱中上梁王书》:“臣闻‘忠无不报,信不见疑’,臣常以为然,徒虚语耳。” 南朝 梁 江淹 《诣建平王上书》:“下官闻‘仁不可恃,善不可依’,谓徒虚语,乃今知之。” 明 刘基 《发普济过明觉寺至深居记》:“人言天下名山水,多为浮屠所占,岂虚语哉?”
(2).不用典故的语句。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总论》:“近 任昉 、 王元长 等,辞不贵奇,竞须新事,尔来作者,寖以成俗。遂乃句无虚语,语无虚字。”一夜(yī yè)的意思:指短暂的时间内发生的事情或变化。
月中(yuè zhōng)的意思:指月亮处于中央位置,也可指月份的中间时期。
- 注释
- 十二巫山:指巫山十二峰,长江三峡之一段的著名山脉。
九峰:泛指巫山众多山峰中的九座。
船头彩翠:船只的头部装饰着鲜艳的色彩。
秋空:秋季的天空。
朝云暮雨:形容巫山地区多云雾,朝有朝霞,暮有暮霭。
浑虚语:模糊不清的话语,可能指传说中的神女之言。
一夜猿啼:夜晚听到的猿猴啼叫声。
明月:明亮的月亮。
- 翻译
- 在十二巫山中我看见了九座峰峦,
船头装饰着斑斓的色彩,映满了秋天的天空。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三峡歌九首》中的第三首,描绘了诗人行舟经过巫山时所见的景象。首句“十二巫山见九峰”,展现了巫山连绵的山峦,虽有十二峰之说,但诗人只见到九座,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壮丽的画面。
“船头彩翠满秋空”一句,通过色彩的描绘,写出了秋天三峡两岸树木和山石的斑斓色彩,仿佛在船头的视野中铺满了整个秋空,富有动态感。
“朝云暮雨浑虚语”表达了诗人对巫山多变天气的感慨,朝来暮去的云雾如同无稽之谈,暗示了自然的变幻莫测和人生的短暂无常。
最后一句“一夜猿啼明月中”,以深夜猿猴的哀鸣声衬托出月光下的寂静,增添了三峡景色的凄清与神秘,同时也寓含了诗人旅途中的孤寂心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巫山的秀美风光,以及诗人由此引发的深沉思绪,展现出峡江的魅力和人生的哲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