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论今昨总皆非,世味诚甘与我违。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杜鹃(dù juān)的意思:比喻嘴巴不正直或说话不可靠。
茫茫(máng máng)的意思:形容无边无际,没有边界或方向,迷茫无助的状态。
毛颖(máo yǐng)的意思:指人的头发或者鸟类的羽毛茂盛、美丽。
南枝(nán zhī)的意思:指在困境中寻求帮助的人或事物。
平地(píng dì)的意思:平地指的是没有任何障碍物或困难的地方,也可以指事情顺利进行或人处境安稳。
三冬(sān dōng)的意思:形容寒冷的冬天。
世味(shì wèi)的意思:指世间的滋味、气息、风尚等。
蜀道(shǔ dào)的意思:蜀道指的是通往四川的道路,也用来形容险峻难行的山路。
微官(wēi guān)的意思:指官职地位低微的官员或微不足道的官职。
月白(yuè bái)的意思:形容月光洒在地面上,犹如白色的光线。
众星(zhòng xīng)的意思:指众多的明星、名人聚集在一起。
自苦(zì kǔ)的意思:自己苦,自己受苦。
不如归(bù rú guī)的意思:不如归的意思是不如回去,指事情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不如早点回去,以免继续损失。
如履平地(rú lǚ píng dì)的意思:像走在平地上一样自如自在,毫不费力。
- 翻译
- 无需再讨论过去和现在是否都已改变,世间的味道确实与我的期望相违背。
即使是平坦如履平地的蜀道,杜鹃鸟也始终劝说我应该回家。
在寒冷的冬日里,我独自苦读,仿佛笔下的毛颖(毛笔)陪伴着我飞翔在微小的官职之梦中。
深夜里,南边树枝上的喜鹊疲倦地翻飞,明亮的月光下,星星稀疏,一片迷茫。
- 注释
- 休论:不必谈论。
世味:人世间的味道,指人生经历或社会风气。
履平地:比喻道路平坦,行走容易。
杜鹃:鸟名,古人常以杜鹃鸟的叫声象征哀愁或思乡之情。
毛颖:毛笔的别称,这里借代读书写作。
微官:地位低微的官职。
南枝:南方的树枝,可能暗指诗人所在之地。
倦鹊:疲倦的喜鹊。
茫茫:形容广阔无垠或迷茫。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作品,题目为《再用前韵》。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首句"休论今昨总皆非"揭示了诗人对过去和现在的淡然态度,认为一切都难以持久不变。"世味诚甘与我违"则表达了他对现实人情世故的无奈,觉得这些并不符合自己的本心。
接下来,诗人以"蜀道虽如履平地,杜鹃终劝不如归"比喻人生的道路看似平坦,但内心深处却有归隐的渴望,暗示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三冬自苦坐毛颖"暗指冬天苦读,可能是指在官场中辛苦劳作,而"一梦微官陪蟏飞"则表达了对官职如同梦境般虚幻的感受,以及对自由飞翔的羡慕。
尾联"夜久南枝翻倦鹊,茫茫月白众星稀"描绘了一幅寂静的夜景,南枝上的喜鹊因疲倦而翻飞,天空中只有寥寥几颗星星,月色皎洁,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深远的意境,寓言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和个人感受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世事的深刻反思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受之贻我盆中古桧报以短歌
冬冬叩门惊坐起,一札传来香雾泚。
乃是钱郎贻我书,古桧忽从庭下徙。
虬枝铁干不似人间来,柏叶松身何足拟。
君言尔有凉月台,移傍朱阑故可喜。
又言吾家童子不好事,坐见苍髯委蝼蚁。
捧缄抚桧三叹息,我知君意不止此。
君何不贻我一树花,花随风雨三更死。
又何不贻我一束书,恨杀人情薄于纸。
古桧亭亭傲岁寒,沈郎不受人怜应似尔。
感君此意宁可辞,著意护持推小史。
日高不厌置苔阶,寒来莫更添梅水。
他年老作博望槎,往问支机我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