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尘沙(chén shā)的意思:指尘土、沙土,也比喻微小琐碎的事物。
乘兴(chéng xìng)的意思:抓住机会,趁着兴头做某事。
登高(dēng gāo)的意思:指登上高山或高楼,比喻达到较高的位置或境地。
归兴(guī xīng)的意思:指人的精神、事物的兴盛归于正常状态
怀想(huái xiǎng)的意思:怀念、追念过去的人或事物。
黄花(huáng huā)的意思:比喻事物或人的本质已经改变或消失。
九日(jiǔ rì)的意思:指时间短暂,形容事物转瞬即逝。
老大(lǎo dà)的意思:指某个团体或群体中的最高领导者,也可以指家庭中的长子。
落帽(luò mào)的意思:指被人揭发或拆穿,使原本隐秘或欺骗的事情暴露出来。
落尘(luò chén)的意思:指名声犹如落在尘土上,不久就会消失无踪。形容名声不久就会被遗忘或淡忘。
偶尔(ǒu ěr)的意思:偶尔表示某事发生的频率不是经常或定期的,而是偶然或不经常的。
山水(shān shuǐ)的意思:指自然风景,也用来形容艺术作品或人物的美丽和高尚。
陶令(táo lìng)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行高尚,才华出众,能够给人以启发和教诲。
天涯(tiān yá)的意思:指天边,引申为指遥远的地方或极远的地方。
忘怀(wàng huái)的意思:指忘记,不再怀念。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饮酒,却因归心似箭而未能尽兴的复杂心情。诗中运用了多个典故,如“西风”、“天涯”、“绿酒”、“黄花”、“爱名”、“陶令”、“落帽”、“孟嘉”等,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哀愁的意境。
首联“西风吹鬓落尘沙,偶向天涯漫忆家”,开篇即以西风起兴,形象地描绘了秋风萧瑟、落叶飘零的景象,暗喻诗人漂泊在外,远离家乡的孤独与思乡之情。接着,“偶向天涯漫忆家”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家的思念,一个“漫”字,既透露出诗人思绪的无边无际,也暗示了这种思念的不经意间涌上心头。
颔联“九日登高凭绿酒,一年归兴负黄花”,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九月九日是重阳节,登高饮酒是传统习俗,但诗人却因为“归兴”(归乡的心情)而未能真正享受这节日的乐趣。“负黄花”则更添了几分无奈与哀愁,黄花(菊花)在秋天盛开,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同时也寓意着诗人的年华已逝,归乡之愿难以实现。
颈联“爱名偶尔同陶令,落帽忘怀想孟嘉”,这里诗人借用了陶渊明和孟嘉的典故。陶令是陶渊明的别称,他热爱田园生活,不慕荣利,诗人自比陶令,表达了自己对名利的淡泊。孟嘉则是东晋时期的人物,有一次在重阳节登高时,帽子被风吹落而不觉,诗人借此表达自己虽有归心似箭,却能忘怀世俗,保持内心的宁静。
尾联“乘兴却忘人老大,贪看山水不知遐”,最后两句诗意转折,诗人似乎从之前的哀愁中解脱出来,转而欣赏眼前的山水之美,忘记了年龄的增长和归乡的艰难。这里的“乘兴”不仅指乘着兴致欣赏美景,也暗含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自由的精神状态。诗人通过这一转变,展现了面对困境时的一种积极心态,即使无法立即实现归乡的愿望,也能在自然美景中找到心灵的慰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典故运用,深刻地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思乡情切而又不失豁达乐观的情感世界,展现了明代文人在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复杂心理和精神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