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译
- 史官频繁催促我写史书,但道山的工作也有忙碌的时候。
两天没去后花园了,杏花已经全部盛开,却无人知晓。
- 注释
- 史馆:史官的工作场所。
频催:频繁催促。
史笔:史官的笔,指撰写历史的工作。
迟:缓慢,这里指未能及时完成。
道山:比喻学问、知识的高山,也指繁忙的工作。
还解:还是懂得,这里有理解或应对之意。
有忙时:有忙碌的时候。
后园:私家花园或者作者常去的地方。
两日:两天。
不曾到:没有去过。
开尽:全部盛开。
杏花:春天开放的一种白色或粉色花朵。
人不知:没有人知道。
-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杨万里所作,表达了诗人在忙碌的官务中难以抽身,错过了亲临后园观赏杏花盛开的美好时光。诗中的意境优美,语言流畅,充分体现了宋代词风之精致与内涵。
首句“史馆频催史笔迟”描绘出诗人在史馆工作繁忙,而记录历史的笔墨却因忙碌而滞缓。"道山还解有忙时"则表明即便是前往道观求取心灵寄托之地,也难以摆脱现实中的种种繁务。
接着,“后园两日不曾到”透露诗人连续两天都未能踏足自己心仪的后园。这一句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以及对于错过美好时光的无奈和惆怅。
最后,“开尽杏花人不知”则是整个诗篇情感的高潮。诗人由此表达出一种深刻的情绪:在自己不曾亲临下,后园中的杏花已经全部盛放,但却无人知晓,无人欣赏。这既是对美好时光易逝的哀叹,也是对个人在社会机制中难以自主选择的隐喻。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时间流逝与个体欲望受限的抒情,展现了宋代士人对于自然美景、历史记载和个人精神世界之间微妙关系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观博阳山火
十月原野枯,连山起狂烧。
高焰过危峰,飞火入遐峤。
玉石被焚灼,谁能见辉耀。
猿猱失轻捷,亦不暇相吊。
长风又助恶,怒号生万窍。
炎炎赤龙奔,划划阴电笑。
愿倾寒江潮,势逆难沃浇。
愿倾天河水,虽顺云衢遥。
青松心已烂,蔓草根未焦。
小农候春锄,寒客失冬樵。
谁知兼并子,平陆闲肥饶。
不易天地意,长养非一朝。
观邵不疑学士所藏名书古画
野性好书画,无力能自致。
每遇高趣人,常许出以视。
邵侯多奇玩,留我特开笥。
首观阮与杜,驴上瞑目醉。
韩干貌四马,临流解鞍辔。
花骢照夜白,正侧各畜意。
系衣穿裤靴,坐立皆厩吏。
精神宛如生,于腮复穿鼻。
梅鸡徐熙画,竹间寒雀睡。
逸少自写真,对镜绝相类。
数本失姓名,古胡并老骥。
山水树石硬,荆关艺能至。
巨然李成者,落笔愈奇异。
人物张僧繇,虽传恐非是。
其馀又莫究,模搭似未备。
周秦已来书,行草楷篆隶。
声名旧烜赫,一一果可喜。
邵侯爱我曹,咸使纸尾记。
况侯有古学,小字刻珉翠。
各赠墨本归,怀宝谁肯忌。
《观邵不疑学士所藏名书古画》【宋·梅尧臣】野性好书画,无力能自致。每遇高趣人,常许出以视。邵侯多奇玩,留我特开笥。首观阮与杜,驴上瞑目醉。韩干貌四马,临流解鞍辔。花骢照夜白,正侧各畜意。系衣穿裤靴,坐立皆厩吏。精神宛如生,于腮复穿鼻。梅鸡徐熙画,竹间寒雀睡。逸少自写真,对镜绝相类。数本失姓名,古胡并老骥。山水树石硬,荆关艺能至。巨然李成者,落笔愈奇异。人物张僧繇,虽传恐非是。其馀又莫究,模搭似未备。周秦已来书,行草楷篆隶。声名旧烜赫,一一果可喜。邵侯爱我曹,咸使纸尾记。况侯有古学,小字刻珉翠。各赠墨本归,怀宝谁肯忌。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1667c6dcf848da089.html
次韵和王尚书答赠宣城花木瓜十韵
百果各甘酸,或由人所植。
木瓜闻卫诗,赠好非玉色。
投此琼玖报,盖重车马饰。
贵贱今既殊,凌纸字翕赩。
一一如明珠,自得见安格。
复何备国风,庶亦见王泽。
捧之为重赐,诵已乃忘食。
幸资药品用,少助宣调力。
南土加文章,中州异肥瘠。
公将和鼎餗,微意愿寻绎。
王平甫惠画水卧屏
临流别君时,羡君观吴潮。
君行识我意,遣画一幅绡。
画作绕床屏,滔滔随惊飙。
前浪雪花捲,后浪白马跳。
宛然千万重,不似笔墨描。
窊亚乱我目,坐卧疑动摇。
夜灯照河汉,如有织女招。
朝日下天窗,东海无秦桥。
秦桥不可度,织女不可邀。
但慕乘桴公,空能诵唐尧。
尝闻挟柘弹,意必在食鸮。
终当五湖上,归去学渔樵。